签约超17亿元2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漳州市“四链”融合供需对接会成果丰硕
(来源:芗城区科技和知识产权局)
漳州市冶金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链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冶金新材料与装备制造的双向赋能、技术与市场的深度融合,二者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月26日下午,漳州市冶金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链“四链”融合供需对接会在芗城区成功举办。
本次对接会以“‘智’汇钢铁 ‘装’备未来”为主题,由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芗城区人民政府主办,来自省工信厅及漳州市各县(区)、开发区(投资区)工信部门主要负责人、相关科室负责人及超150家省内各地市参会企业代表、冶金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企业代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代表参加活动。
现场促成2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福建建工、万安实业等16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约17.3亿,涵盖技术研发、产能升级、智能制造等领域,彰显产业链协同效应,为漳州市冶金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特别邀请冶金信息标准院冶金新材料专家胡日荣,省机械联合会装备制造专家黄小琼分别围绕“钢铁行业趋势”与“四链融合发展路径”进行深度解读,为参会企业提供战略指引。
三宝集团、首钢凯西、太阳电缆、东钢精机等龙头企业现场展示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联合网络通信、星蝶软件等企业分享智能化转型解决方案,凸显漳州企业创新实力,激活产业动能。
市工信局产融科戴淋津副科长推介漳州市产业社区规划,芗城产业社区项目 “万福产业园”和“闽西南漳州智车e谷”做招商推介,吸引潜在合作资源。
活动期间,来自全省各地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冶金新材料和装备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现场还设有四链融合长廊,重点展示入选省级首台(套)和新材料领域的企业及其主要产品介绍。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冶金新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而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又为冶金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市工信局副局长叶泳达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旨在搭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桥梁,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推动冶金新材料与装备制造双向赋能,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冶金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漳州将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推动技术、市场、资本与人才的同频共振,为打造全国领先的冶金新材料与装备制造高地提供强劲引擎。
作为福建省钢铁生产与不锈钢产业核心基地,漳州正全力打造“绿色高端钢铁”产业集群。依托本次活动,漳州将进一步深化冶金新材料与装备制造的“四链”协同:
以产业链整合夯实基础,推动上下游资源高效配置;
以创新链突破引领升级,加速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以资金链保障强化支撑,引导金融资本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以人才链建设激活潜能,构建产教融合的高端人才生态。
未来,漳州将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推动技术、市场、资本与人才的同频共振,为打造全国领先的冶金新材料与装备制造高地提供强劲引擎。
来源:享听漳州、漳州市工信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