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英雄”要问出处
剖析漳州市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相关举措
日前,我市相继印发《漳州市存量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评价和结果运用实施方案》《漳州市促进存量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若干措施》,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亩均论英雄”领导小组,对全市存量工业企业实施综合评价运用,促进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不断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水平。
“亩产”原是农业术语,指的是农产品的产量、种植业的效益。在土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我们总希望种出“施肥少、产粮多、长势好”的“好苗”,而不是“施肥多、产粮少、长势差”的“坏苗”。
相同地,将“亩产”这一概念引入工业领域,更能产生工业用地的“集约”意识。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必行之路。在工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有些地方只看重企业产值、税收等“产出”,忽视土地、能源等“投入”,造成产出效益低下、土地利用低效、能源消费粗放。这些问题和差距,都在催促我们必须节约集约、盘活利用,必须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福建邻省浙江,是全国典型的资源小省。2006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亩产论英雄”,而后发展为“亩均论英雄”。目标清晰、方向准确,浙江省工业发展全面提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从2013年的12.6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25.5万元,亩均增加值由85.8万元提高到103.2万元。
漳州“三山四丘三分田”,土地是极其宝贵、不可再生的。如全市1476家有供地或购买厂房的规上企业,总用地面积超十万亩,未开发面积两万多亩,亩均税收为7.92万元/亩,亩均产值为469万元/亩,亩均销售收入为412万元/亩,亩产效益、土地利用率和工业容积率亟待提升。只有我们不断提高土地“含金量”,才能在珍贵的土地上“产出”蕞大效益。
当前,全市正深入开展“七比一看”竞赛,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就应打破过去单纯以规模论的思维惯性,把“好苗”“坏苗”拿出来晒一晒,把单位面积的产值、税收、能耗、用工等“投入产出账”拿出来比一比,推动资源要素差别化、市场化配置,促进土地利用方式集约化,推动存量变增量、低级变高级。
漳州各类工业企业共有3232家,每家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形不尽相同,应对全市存量工业企业实施综合评价运用。
“亩产”,“亩”为分母,首先应摸清每家企业的“实际使用面积”。然而,标准的制定不能“一刀切”,应坚持实事求是。如我市有6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没有单独供地,只单纯租赁厂房,占用土地面积较小。若把这些企业与其他有单独供地的企业一起评价,计算用地产出效益不够合理。为此,我市以客观公正为原则,将存量工业企业分成四个序列分别评价:头部序列是有供地和购买厂房的规上企业;第二序列是单纯租赁厂房的规上企业;第三序列是供地5亩以上的规下企业;第四序列是供地5亩以上,但已停产停业1年以上的企业,以及供而未动或少动的企业。
“亩产”,“产”为分子,以什么指标衡量产出效益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评价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如税收、产值、销售收入等“大头”数据能够体现企业对全市的贡献,科研创新、高科技人才、企业上市、全员劳动生产率、解决就业人数等指标是企业的“加分项”,而环保违法、能耗较大、违法用工、安全生产事故、贷款不良记录、税收失信等指标是企业的“扣分项”。
如此,评价办法更加科学合理:头部序列以亩均税收、亩均产值、亩均销售收入等3项指标评价;第二序列以税收贡献度、产值贡献度、销售收入贡献度等3项指标评价;第三序列只评价亩均税收;第四序列为供地5亩以上,但已停产停业1年以上的企业,以及供而未动或少动的企业,全部划分为蕞低等级。根据每个指标的数值、权重、基准值、修正系数、加减分等,便可计算出每个企业的“考试成绩”,以及企业在该序列的“排名”。
依据“考试成绩”,分成ABCDE五个档次,分别为优先发展、提升发展、调控发展、落后整治、倒逼建设5类,形成一张全市工业企业的“英雄榜”。
划分等级、综合评价,关键还在结果运用。“成绩”好的有奖励,“成绩”不好也有压力,采取区别的要素保障措施,引导企业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水平。
通俗点说,就是少下蛋的母鸡少吃粮,多下蛋和下优质蛋的母鸡吃得更多更好。AB档的企业,享受“VIP”待遇,资源要素向他们集聚。如果确属资源利用效率低、淘汰类企业、“僵尸企业”的,还将被逐步清退用地、“腾笼换鸟”。
实施差异化要素保障措施,是为了让强者更强,让弱者变强。任何一家努力提高工业用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的“潜力股”企业,漳州也不会轻易放弃出台《漳州市促进存量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若干措施》,推出九条“硬核”措施给予企业“硬核”动力。
向天空要空间。《措施》指出,在存量工业用地上新改扩建厂房,提高容积率的,超计容面积部分不再收取土地出让价款并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仅如此,投产或者建成4层及以上厂房,再给予奖励。
向地下要空间。在自有工业用地开发建设地下空间的,不再补缴土地价款并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再给予100元/平方米奖励,还可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用以抵押融资。
向空地要项目。面对供而未动或少动的企业,允许重新签订产业监管协议,按新协议履约可不追究原先违约责任。若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涉及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等难以独立开发的“边角料”,允许一并开发。《措施》还提出,允许并宗开发相邻的多宗工业用地。无法自主再开发的,可申请土地回购后重新招商。
向厂房要效益。一些企业在投产初期,往往预留部分土地、厂房作为后期开发利用。这些位置便可利用、变“闲”为“宝”。如鼓励利用低效厂房出租、嫁接生产性项目,或引入产业链协作项目共同生产;允许标准厂房分割办证,允许工业厂房补办不动产权证,方便抵押融资,缓解资金压力。⊙记者廖瑜婷
责任编辑:吴鹏举 林 堃 郑斯楠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