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国际行政总裁林伟国:今年销售目标增长10%-20%拿地力度还将加大
4月2日下午,建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HK01908,26.200港元,市值455.36亿港元;以下简称建发国际)以电线年度业绩会,建发国际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林伟国、财务总监陈思楠、建发房产副总经理彭勇等管理层出席了会议。
年报显示,2022年建发国际实现总收益约996.36亿元,同比增长约82.6%;毛利约152.19亿元,同比增长约67.6%;净利润约55.62亿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约49.34亿元,同比增长约38.9%;公司交付的物业总建筑面积约为464.62万平方米,较2021年度增加约116.48万平方米。
“2023年我们的销售目标是能在今年的基础上增长10%~20%;拿地方面,肯定是要比去年多,实现2000亿元左右的货值是没什么问题的。”林伟国在业绩会上指出,从今年一季度公司拓展情况来看,热点城市拓展的难度比以前大,今后公司也将在一些符合改善性需求的三四线城市,特别是在福建省乃至长三角部分有把握的三四线城市加强拓展。
2022年初,建发国际制定了年度1650亿元的销售目标。如今看来,这一目标蕞终以实现全口径签约金额约1691亿元、同比提升约3%的业绩成功完成,成为少数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房企之一。
从2022年的权益销售金额来看,贡献蕞大的城市仍然是厦门,销售金额达148.37亿元;其次为上海,销售金额为96.1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建发国际近年来在北京区域的发力,2022年其在北京的销售金额已经攀升至全部城市中的第三位,销售金额达83.7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2.03亿元翻了近4倍。
2022年建发国际签约金额及回款情况 来源:建发国际2022年报
对于2023年的销售目标,林伟国表示,公司依然会追求规模的增长,“希望能够增长10%~20%,除非整个市场环境出现远超预期的一些大的变化。”
他指出,从当前情况来判断,今年整体政策可能会比较友好,抓经济恢复工作也成了当前全国各地的重点工作,“所以行业的外围环境相对是比较有利的,整个市场也会缓慢提升。”
据此来看,2023年建发国际年销售目标至少1800亿元。
事实上,为了实现规模目标,建发国际需要更多土储。在去年土拍市场遇冷、整体成交和溢价率明显下行的情况下,建发成为全国土地招拍挂市场的常客,储备了不少粮草。
2022年,一二线城市成为建发国际新增土储的重仓区,占比一度接近90%,在上海、北京、杭州、宁波、南昌、南京、重庆等重点城市均有斩获。其中,2022年上半年在福州、厦门、漳州等地摘得的6宗综合用地溢价率稍高,在10.96%-16.22%;下半年又在北京、上海等地溢价拿地。
而今年以来建发扩张势头依然强劲。2月23日,苏州2023年首批集中供地收官,建发力压华润、保利等央企,以39.27亿元的拿地金额成为全场蕞“豪气”房企。频繁大手笔拿地的建发,也成为地产“黑马”新的代言人。
据介绍,截至2022年末,建发国际存货总额约2585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2%;土地储备总可销售面积约1620万平方米,库存总可售货值达2501亿元,其中2022年新增土地91%位于一二线年建发国际营收及归母净利 来源:建发国际2022年报
“公开市场的拍卖跟收并购,我们都是并举的。”彭勇表示,今年一季度,各地土地公开招拍挂市场量不是特别多,可能二季度的供地会更多一些,这也是建发关注的机会。“而在收并购方面,公司目前已经在接触一些各方面好的优质地块,也会密切地跟踪,加强同政府、已拿地开发商的合作。”“2023年我们的拿地目标肯定是要比去年多,2000亿元左右的货值是没什么问题的。”林伟国直言,长期来看,从建发目前进入城市的规模,以及公司自身从人才储备到整个管理运营的能力上讲,在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支撑公司3000亿元左右的规模是可能的,如果再多可能难度会比较大。”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