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华安县多措并举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近年来,华安县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贯彻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摆在县域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实施“华安如意 服务无限”营商环境品牌大升级活动,进一步做优便企服务、做强创新引领、做实要素保障、做活商贸消费,着力推动华安县民营经济升级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服务质效,优化便企“软环境”。将开发区便企服务中心前移,发挥乡镇“飞地工业”企业办事处“帮代办”作用,目前,共办理涉企审批事项1.15万余件,满意率100%。持续深入开展“百名干部挂百企”益企服务专项行动,选派26名县处级领导和129名科级领导,根据业务领域挂钩服务198家重点企业,重点企业2023年累计纳税4.85亿元,同比增长10%。创新乡镇“比拼”机制,固化开发区“晨会”制度,共梳企业反馈问题53件,问题处置完成率达90%以上。积极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一网通办”集成套餐服务、“告知+承诺+即办”登记模式等服务,截至目前,已为企业节省开办成本近20万元;新开办民营企业342户,同比增长25.74%。
二是激发创新赋能,增强民企“内驱动”。创新“数智”招聘建设,强化校企院企合作提升共建,畅通院校人才培养输送渠道,建立产学研用发展实践基地,推动企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举办华安县工业企业数字化提升活动,帮助33家企业对接数字化服务商实施数字化诊断,指导推动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探索零碳绿色产业园区转型升级,重点突出“智改数转”赋能民营实体经济。截至目前,华安经济开发区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漳州合琦靶材科技有限公司在第十一届福建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斩获冠军,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漳州市永良针纺机械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夯实产业“基础盘”。鼓励企业采用“腾笼换鸟”方式,盘活低效用地和闲置厂房,根据新引进企业生产特点分门别类,采取用“先租赁后出让”方式开展招商引资,出租工业厂房38.1万平方米,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搭建“项目管家”税收服务机制,对重点项目进行分类建档,精准实施涉税服务,相关做法获得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0篇次。深入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设立首贷中心,为首贷户建立绿色通道,已累计培植首贷企业(含个体工商户)165家、发放首贷近1.5亿元,带动近四年来华安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64%,位居漳州市各县(区)前列。同时,为减轻企业负担,在全县推行“区域水资源论证+承诺备案制”取水审批制度创新,通过总量控制、统筹分配、定额管理、创新服务等方式,共为企业节约办证时限1000多个工作日,节约办证资金成本200多万元。
四是促进供需对接,激发消费“新活力”。发挥华安县钢结构产业优势,积极对接协调古雷,举办钢结构产业供需对接活动,有效促进华安县钢结构产业发展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成功承办第二届中国冻干食品产业峰会暨项目对接会,设立全国首个冻干食品产业园区。积极申请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资金,支持企业建设文旅娱商贸、土楼地标产品直播展销、物流中心等项目,推动县域商业贸易发展。全面引入休闲娱乐、夜间消费、直播带货等多种业态,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激活县域民营经济消费潜力。今年初共组织43家企业农特产品进漳州古城展示展销,活动期间累计客流量达26万人次,带动消费达310余万元。元宵节期间成功举办“万福华安·元宵乐购”美食嘉年华暨非遗文化节活动,既展示弘扬了非遗文化,又达到了刺激消费的目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