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诏安西潭镇:万亩蔬菜迎丰收田间地头采收忙
眼下,诏安县西潭镇的万亩大棚蔬菜喜获丰收,农户们抢抓农时采收销往全国各地。当地也大力推动设施农业发展,蔬菜产业朝向标准化、品牌化、订单化方向迈进。
棚外寒风凛冽,棚内温暖如春。在西潭镇沈寨村的大棚蔬菜基地,一株株鲜嫩的绿芦笋破土而出、长势喜人,西潭镇芦笋种植户沈皇城正忙着采摘新鲜的芦笋。他告诉笔者,芦笋是多年生植物,种植一年可连续采收多年,采摘时间长达六个月。“想尝试种别的作物,也改善一下土壤,别的地方有农户种植芦笋,感觉收入还是挺可观的。现在的价格是每斤14元左右,一天的收入大概有1000元。”沈皇城说。
据了解,过去芦笋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山、云霄等地,随着西潭镇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不少收购商也看好这个新市场,将重心转向西潭镇。“我这个收购点一天有四五百斤,其他的收购点也有很多。今年价格比往年好。这个市场价格感觉不错,四季都可以收,农民四季都可以有收入。”芦笋收购商林钦喜说。
除了芦笋,辣椒也迎来了丰收季。笔者看到,辣椒大棚里,一垄垄、一株株辣椒挂满枝头,满眼绿色甚是喜人。工人们穿梭在辣椒丛中,弯腰蹲下、手腕轻转,不一会儿就摘满了一框框的辣椒。这些辣椒运到诏安县闽诚果蔬专业合作社后,工人们则马不停蹄地忙着分箱打包,确保新鲜蔬菜头部时间发往全国各地。
“自家的合作社每天往外地发辣椒,一般在3000至3500箱,共8万斤左右。价格总体比往年好!”诏安县闽诚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伙人许瑞溪高兴地说。
目前,西潭镇共有家庭农场558家,合作社49家,农业公司33家,通过嘉禾百利种苗有限公司、诏安太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了种苗繁育、栽培、采摘、初加工、冷藏、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西潭牌”蔬菜成了市场的“放心菜”。
近年来,诏安县西潭镇大力抓好“一镇一业”,鼓励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全镇蔬菜面积2.09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约1.37万亩,总产量约5.48万吨,产值约2.84亿元,是诏安县设施蔬菜发展的重点区域。接下来,西潭镇将以东湖片区4000亩蔬菜种植核心示范园为龙头,以西潭镇万亩设施蔬菜为基础,不断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形成龙头引领、协会助推、大户示范、全员共建的产业综合体,让西潭镇蔬菜产业企业走上规范化、生态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陈旭玲 丁妙燕 沈东杰)
[粮油 ]国家统计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粮食安全有保障
[零食] 广州人的零食新宠来自贵州威宁
[乳业] 《豆奶营养健康与消费共识》发布 豆奶产业迈入发展新阶段
[乳业] 武威聚力构建百亿级奶产业集群
[营养保健食品] 北海市组织开展分装销售特殊食品隐患排查行动
[健康] “一瓶饮料有232种配料”只是营销噱头
[饮品] 秋天的头部杯奶茶 虽美味 但饮用应适量
[酒业] 第二届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大赛颁奖盛典在银川举行
[酒业] 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圆满落幕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 新闻线索E-mail: 采编热线 通联热线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