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招商的出路:“精准招商提质增效”
招商引资不是“捡到篮子都是菜”,纵观漳州的众多工业园区,里面的企业五花八门,即使引进标准厂房,像联东U谷,入驻的企业也是林林总总的,开发商为了赚钱招商时是兼收并蓄,不会管什么精细化,量身去为特性的产业定做。
政府应该介入,规范布局分工,要明白,只有形为规模化集约化的聚集效应才有竞争力,才可以把配套的延伸链做长,业态散而乱,即便生产车间规范了也不会产生很大的效应来。
政府缺乏对产业园区的前瞻规划,严格进行分类管理,指定的园区重点发展什么要清晰明了,不能为了政绩,广撒网,包罗万象去招商,然后各种无序大杂烩。 要学习宁德引项目的做法, 招来金娃娃后,后面的就是相关的产业的配套,把产业链不断深耕延伸。
反观漳州的做法,急功近利,各县市没有产业协调发展,龙海搞食品,龙文也搞食品,长泰搞机械,漳浦也搞! 传统优势产业也十分分散,各自为战,始终没有龙头,始终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几年过去了,一直做不大做不强,这和政府的引导不无关系。
漳州应该科学确定招商方向和路线,明确对接的城市和企业,确保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希望龙海的金龙汽车产业园区,高新区的石墨烯产业园区、诏安的海洋生物园区能精准招商,围绕园区特色开展招商,形成错位发展的产业集群,以实现园区的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