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
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漳州市头部个省级开发区,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福建省级重点开发区。在市区两级政府的相继投资建设下,经过30年的发展,园区产业集聚、配套完善、功能齐备,是龙文区产业“主战场”、工业“主阵地”、增长“主引擎”。园区总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已构建“一区四园”发展格局,现有企业12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6家,形成食品饮料、家居日用、电子机械装备3大主导产业。2021年,蓝田经济开发区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评价中位列第20名,全省省级开发区第10名。
一是区位优势突出。蓝田经济开发区位于闽西南区域一体化中心城市——漳州中心城区核心区域,为漳州一环区域内唯一开发区,北通长三角经济带,南达粤港澳大湾区。5公里半径范围内涵盖漳州、漳州北2个高速出口、漳州站1个高铁车站和漳州东站1个普铁车站,乘车1小时内可到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厦门港漳州码头。高铁30分钟内可到达厦门岛内,2小时内可到达福州市区,2.5小时内可到达粤港澳大湾区,5小时内可到达长三角地区。
二是生态环境优良。毗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洞岩,九龙江北溪、九十九湾穿城而过,景山公园、上美湖公园、湘桥湖公园、西溪亲水公园、碧湖生态公园等生态公园星罗棋布,上百万平方米绿植覆盖,污水管网全域覆盖,打造生态宜居、富氧低碳的宜人之区。
三是产业活力强劲。2022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9.17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24亿元,同比增长24.85%;完成限上消费品零售额56.37亿元,同比增长16.4%;完成限上零售额57.16亿元,同比增长5.47%;完成限上批发额71.57亿元,同比增长5.47%。园区拥有国家级高科技企业83家、国家级学会服务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院士工作站6个、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个、福建省企业重点实验室5个、福建省科技型小巨人企业29家、省级专专精特新企业18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现有总投资80亿元,占地面积750亩的科技产业园、恒丽智能产业园、盈科智谷产业园、裕廊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港、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等“五大产业园”招商载体,更有跨境电商产业园、新兴产业集聚区、上美湖-新社片区、高端机械装备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等作为重要产业补充。
四是产城深度融合。教育配套完善。蓝田经济开发区现有幼儿园21所,其中有龙文区区直机关幼儿园、龙文区第五幼儿园等3所公立幼儿园;现有小学3所,其中有开发区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2所公立小学;龙文区头部中学1所公立完中和漳州理工学院1所专科院校,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龙文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龙文区文化中心均位于开发区,共享区级文体配套。医疗配套完善。园区内有龙文区妇幼保健院、景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公立医疗机构,同泰医院、仁和医院等民营医院,3公里范围内还有漳州市医院龙文院区、市第三医院等综合大型医院,构筑起完整医疗体系;熹玥会月子中心、德润非营利性养老院等特殊养护机构,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商业配套完善。5万平方米宝龙城市广场打造漳州城东一站式购物中心,24小时开放式街区“澳门街”、鹤鸣路及梧桥北路夜市一条街形成丰富夜间经济形态。龙文北路汽车4S店一条街汇聚27家汽车4S店,涵盖众多中高端品牌。碧湖CBD、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商圈近在咫尺,一区汇聚多样商业业态。交通配套完善。园区已形成“五横六纵”路网格局,国道324、319线条城市主干道与上百公里园区路网无缝融合,19条公交线路畅通园区每个角落,形成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络。园区内有漳州蕞大综合性物流园一盛辉物流园;占地1760亩,集合专业批发、仓储物流、电子交易、商务会展为一体的漳州蕞大物流项目一海峡物流城;由中国蕞大现代产业园提供商和服务商一普洛斯建设运营的普洛斯郭坑物流园;“四通一达”及顺丰速运等知名快递企业在蓝田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区域总部,快递收派件量位居全市头部。密集的物流网点和多元的物流形态,为园区产业联动提供物流支撑。人居配套完善。汇集宝龙云景里、阳光城翡丽印象、融信未来城等10多个优质人居楼盘,龙文区人才公寓、公租房、“安得广”惠民安居项目等人才居住配套,为人才进驻提供多样化住房保障;檀香公寓工业邻里中心,可容纳近千名产业工人入住,实现优质、集中、规范的人员管理与物业服务。
五是营商环境优质。政务机构集聚。蓝田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景山机关大院2个区级政务服务机构入驻,政务机构集聚,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实现“一站式”政务服务。服务机制高效。企业五星管家、护企管家、安全管家、环保管家、市政管家5大“服务平台”汇集,创新融合打造“爱企管家”智慧平台,为企业提供从生产经营到生活环境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建立“一个项目一个服务专班”工作机制,从项目签约到落地投产,项目专班全程“一对一”跟进服务指导,通过线下模拟工作和合并办理等方式优化项目实施流程,将工业项目确定到开工从原来至少300天压缩至128天。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