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龙文区自然资源局:“标准地+告知承诺”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落地,解决用地问题很关键。然而一方面,企业面临用地审批繁琐、项目落地慢等情况;另一方面,项目粗放用地、低效用地等问题也同时存在。
如何破解这一困境?继“拿地即开工”之后,龙文区自然资源局探索新模式,协同蓝田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推行“标准地+告知承诺”,以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为抓手,通过“标准地”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速度,服务企业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由于拿的是标准地,很快就办好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福建科能置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到。
作为改革后头部个项目,该项目位于蓝田经济开发区,是政府通过收回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区利用的项目,主要投资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项目,用地面积约4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通过提高容积率和亩均税收,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同时,再次刷新审批速度、减轻企业负担、加速建设项目落地投产,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
据了解,“标准地+告知承诺”是将一块“标准地”项目全流程分为出让前准备、按标出让、告知承诺、按标施建、对标验收等阶段,采用一块“标准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诺、一次性办结的方式,联合审批。
让企业用地时间、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破解项目“落地难、落地慢”问题的一个抓手。龙文区自然资源局和蓝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开展区域评估,区域评估成果向社会公布,公开共享,并根据区域有关评估评价情况,完善项目准入要求;严格执行“净地”出让标准,完成地块前期开发,确保“标准地”动工开发所需的基础条件,服务企业所需,加快项目落地;先行确定地块控制指标体系。
在项目筹备阶段,主动介入服务企业,告知企业可同步开展土地供应环节与项目报批环节,提前进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模拟审批(以下简称“工规”)。将原来土地权属取得后再进行工规申报,变成容缺土地权属材料,工规模拟审批。原来工规审批后,再进行施工图审查环节及施工许可证办理,变成工规模拟审批与施工图设计编制同步进行。承诺企业拿地当天通过申请办理工规就能同步领证,为项目后续建设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实现交地与交证“零时差”。
“启用标准地+告知承诺此项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行后,将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和优质企业聚集,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助力龙文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龙文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 陈雅君 周婧 )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原副部长王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