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漳州法院两个案例入选“2021年度福建法院十大执行案件”
1月18日上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2021年度福建法院十大执行案件”评选结果。
2020年12月,申请执行人潘某、陈某等117名工人向龙海法院申请执行,要求被执行人某工贸公司支付工资款合计189.55万元。执行立案前,申请执行人因所在企业欠薪已多次群体信访,经当地政府、劳动监察部门引导,该系列案债权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确认。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龙海法院迅速组织执行干警到该工贸公司调查摸底,发现该公司已停业,遂依法及时查封该工贸公司的机器设备和重型半挂牵引车二辆,并及时委托鉴定机构作出评估。2021年2月,经评估,查封财产价值仅146.28万余元。
龙海法院在执行推进中发现该案:一是被执行人公司资不抵债。被执行人生产厂房系他人租赁,租期已满,除了被查封的机器设备外,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而查封设备明显不足以清偿工资款;二是被查封的机器设备变现难。该机器设备是特种生产设备,潜在竞买人有限,一旦网拍容易流拍。即使成功拍卖,经拆除再异地安装,机器设备价值将极大贬损。且设备中的废渣需进行无害处理并重新环评后才能投入使用,费用高、处置周期长,变现到位金额进一步贬损;三是失业申请执行人原址再就业诉求强烈。案件涉及117名工人,时值疫情期间,又临近春节,工人们讨薪维权心切,又担心再择业难,希望有新买家在原厂房继续生产经营,让他们在原址再就业。
时值全省法院开展“八闽护薪”专项执行行动,龙海法院将本案作为重点案件予以推进,明确“依法高效、放水养鱼、善意执行”的执行思路:一是积极引进相关企业续租被执行人所租赁厂房。执行干警多次到当地政府、人社部门和行业协会走访沟通协调,寻求帮助物色引入合适的接盘企业。经过多番努力,蕞终促成某科技公司与厂房出租方达成租赁协议,承接被执行人公司承租厂房继续进行生产经营。二是争取财产处置利益蕞大化。推动承接被执行人公司厂房的某科技公司接手案涉机器设备,促成该科技公司作为案涉机器设备的买家,以189.55万元的价格(评估价146.28万元)购买案涉机器设备,确保案涉机器设备溢价,款项能足额支付所欠薪资。三是“一揽子”解决工人薪资就业问题。收到某科技公司购买案涉机器设备的款项后,龙海法院即在头部时间举行工人工资集中发放仪式,全部兑现了潘某等117名工人的薪资。同时,法院还积极沟通协调该科技公司,留用部分想继续就业的员工,蕞终促成近一半的工人在该公司再就业,确保工人的后续稳定就业。
根治欠薪工作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本案涉及上百名工人工资,一旦处理不慎极有可能引发群体信访和影响社会稳定事件。时值我省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龙海法院坚持疫情防控与执行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积极主动作为、开拓执行思路,蕞终多方共赢,圆满执结该案,成为我省法院“八闽护薪”专项执行行动的一个缩影。主要亮点:一是高效执行“有速度”。执行立案后,立即抽调专业骨干、成立执行专班,用足用全执行措施,快速反应作为,查封案涉机器设备并启动评估。在执行款到位后立即向工人发放。二是善意执行“有温度”。坚持善意执行理念,充分考虑查封财产变现困难和价值贬损的实际,开拓执行思路,寻找突破口。促成某科技公司与双方当事人达成案涉财产处置意见,实现财产处置增值溢价,保证工人工资足额发放。三是生道执行“有厚度”。摒弃机械执行、就案办案,依托执行联动机制,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引入第三方盘活被执行人生产设备流水线,统筹解决农民工薪资执行及再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经济效果和法律效果。
某房地产公司于2014年7月在南靖县开发某楼盘,原定于2018年7月整体交房,由于资金链断裂、拖欠施工单位工资等原因,造成逾期交房,又因竣工验收、拖欠金融机构贷款在建工程抵押等原因的影响,导致540多名业主逾期无法办理产权证。2019年以来,540多名业主陆续起诉要求该公司办理产权证,同时要求该公司赔偿逾期交房、办证违约金2000多万元;泉州银行漳州分行起诉到漳州中院要求该公司偿还土地和在建工程抵押贷款6000多万元;建设工程承包商起诉要求支付工程款4000多万元。经查实,该公司土地、未出售楼盘的商品房、店面、商场及在建工程等均在诉讼中多次保全查封。
2019年至2021年11月,540名业主和银行陆续向南靖法院起诉和申请执行。2020年4月,南靖法院对首次财产保全查封的4间店面进行拍卖,因房屋未办理产权证,无人竞拍流拍,执行陷入僵局。案件有的已进入执行程序,有的还在审理阶段。业主因未能办证、违约金无法兑现,多次集体信访。南靖法院立足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从服务大局出发,坚持“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思路,多次分析、研判案件。由于该公司未售房产、车位的价值超过债务总额,如果能从查封财产解押解封办证入手,将有力推进该系列案件执行。多方协调,合力启动推进。在漳州中院指导下,南靖法院制定了党委政府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参与监管被执行人财产,优先化解逾期办证的执行工作方案,经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报告,取得重视支持。2020年10月30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并形成会议纪要。多方联动,破解执行难题。南靖法院通过内部执行“三联动协作机制”由本院审判业务庭的兼职执行员对该系列案件的审判阶段进行协调调解,抓源头化解。再由南靖县委、县政府牵头,法院主导,县国土局、住建局、审批局、金融办联动协作,先后五次召开银行及相关债权人会议进行协商,促使相关债权人同意解除土地、在建工程及房产抵押和查封,由该公司恢复未售房产销售,款项由南靖法院及住建局共同监管的解决方案。多管齐下,促进企业重生。为化解群体性信访,由银行以换押的方式,让出800万元的额度,先行支付逾期办证逾期交房违约金;2021年4月,漳州中院、南靖法院对该公司的土地进行解封解押,县国土局、住建局、不动产登记中心配合对该楼盘办理土地分割公示确权。为加快案件执行,南靖法院积极促进未售房产进行销售,帮助引入意向买家购买该公司的房产,促成大额交易,销售房屋8套、车位20个、商场2个,共回款1300多万。2021年10月22日,法院发放逾期办证逾期交房违约金1200多万元。540多名业主历时3年多办证问题得到解决。
南靖法院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探索总结出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导、部门联动”的解决执行难题工作模式,创新任命审判庭法官助理为兼职执行员,在人民调解组织聘任协助执行员,建立执行与人民调解、民事速裁、刑事审判联动协作的执行“三联动协作机制”,做到全院全员全程办案抓执行。该机制是深化县级执行联动机制改革,加强执行案件源头治理,有效实行案件减量增效,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实现的有效尝试和创新。该系列执行案件的顺利执结,是南靖法院运用“三联动协作机制”,加强执行难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为法院“烂尾楼”“办证难”等系列案的执行困局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该机制获得省法院领导批示肯定、工作简报刊载推介。
Hello,小伙伴!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读,因为您的鼓励我们会更加努力!请点在看哈!
原标题:《点赞!漳州法院两个案例入选“2021年度福建法院十大执行案件”》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