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南胜镇
南胜居委会位于南胜镇中心,现有人口2552人,全镇11个行政村均有分布,但大部分集中居住于镇区附近。全年无霜期超过330天,常年平均气温21.1度,平…[详细]
南胜村地处南胜镇集镇所在地,省道牛旧线个村民小组,1465户,5119人…[详细]
义路村位于南胜镇东南部,占地面积2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878亩,山地面积30672亩,全村辖有18村民小组,1007户,3412人。全年无霜…[详细]
龙溪村位于南胜镇西部,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100亩,山地面积5829亩,辖有9个村民小组,235户,1075人。全年无霜期超过330天…[详细]
子坑村位于南胜镇西部,距离镇政府9公里,占地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749亩,山地面积9129亩,辖有6个村民小组,211户,733人。全年无霜…[详细]
法华村地处南胜镇南部,距离镇政府2公里,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428亩,山地面积4004亩,辖有10个村民小组,739户,2623人。全…[详细]
欧寮村地处南胜镇东部,距镇政府23公里,占地面积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12亩,山地面积33229亩,辖有5个村民小组,145户,738人。全年…[详细]
糠厝村地处南胜镇南部,距离镇政府1.2公里,占地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83亩,山地面积5597亩,辖有5个村民小组,194户,729人。全年…[详细]
龙心村地处南胜镇东南部,牛旧线公路横贯全村,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757亩,山地面积21184亩,辖20个村民小组,1204户,4560人…[详细]
安石坑村地处南胜镇南部,占地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716亩,山地面积5826亩,辖有9个村民小组,306户,1064人。全年无霜期超过330天…[详细]
云后村地处南胜镇西北部,面积18.5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3公里,耕地面积 1859亩,山地面积22932亩,辖有19个村民小组,1022户,3668人…[详细]
前山村地处南胜镇西北部,距离镇政府2公里,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822亩,山地面积7963亩,辖有14个村民小组,860户,3165人,…[详细]
地名由来:据传说,宋朝时代相爷杨文广领兵征战闽南十八洞,当到南胜大寨时(这是一个贼寨),获得蕞后征战的全胜,因此取名南胜。
202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南胜镇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南胜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南胜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南胜镇位于平和县东南部,全境143平方公里,山地142233亩,耕地25249亩,辖有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万人。
[交通状况] 该镇交通便捷,地处牛旧线省道边,东邻漳浦县,南界五寨乡,西毗国强乡和云霄县,北接坂仔镇、文峰镇,距离县城19公里。
[历史人文] 南胜于元至治年间(1321-1323)建县,属福建路,县址在大寨山南面府地(今南胜中学前左侧),至元六年(1340年)迁县治于“琯溪之阳”(今小溪旧县)。南胜地方由县丞(即二府)主事,俗称分府。南胜乡成立于1984年,1993年撤乡建镇。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3个总兵(清朝)。
[建筑景观] 南胜镇历史悠久,从中原迁徙南下到南胜聚族而居,建造土墙,民居多以圆土楼形式聚居,南胜土楼约有60多座,有圆形、粪箕形、四方形、围城式,大多建于清乾隆年间,蕞近建于清光绪24年(1908年),目前尚存的有龙心蔗林茂德楼、义路楼仔、敦洋楼、新大厝拱莲楼、云寮城、土城、坎顶城等。南胜城隍庙建南胜设县之际,址在大寨山西南麓,迄今已有600多年,民间盛传城隍爷是公正的司法之神,故香火旺盛。南胜义路保宁庵建庵历史悠久,古迹尚存,与台湾亲缘、神缘关系密切,近年来与台湾亲人多有往来。南胜观音亭、烈士陵园、温泉古井历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游客旅游圣地。
[气候与物产] 南胜镇自然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超过330天,常年平均气温21.1度,平均降雨量1663毫米。太阳辐射平均年总量为124.73千卡/平方厘米,全镇有山地142233亩,耕地25148亩,山多水丰、四季常青,为发展亚热带作物和养殖业、畜牧业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全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蜜柚、柑桔、印度枣、台湾芭乐、龙眼、荔枝、香蕉、胶白笋、兰花、大棚蔬菜等。其中子坑淮山、安石坑茭白笋是遐尔闻名。南胜咸水鸭已有数百年的制作历史,因制作工艺独特、产品香纯味美,是平和县著名的土特产,热销于邻近各县。南胜麻枣已有700多年制作历史,皮酥而脆,质嫩而甜,富有韧性,独具风味,是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是平和著名茶料甜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南胜地下矿藏资源丰富,储量800多万吨的大矾山明矾矿藏是全国较大的明矿之一。水温76.5度日涌出量300吨的淡型优质温泉是全市罕见的地热资源。地灵人杰的南胜造就了许多名胜古迹。主要有蜚声海内外的“克拉克”瓷窑遗址、太极峰旅游圣地、塔山观音亭、岩仔山祖师爷、苏维埃政权旧址等。
太极峰位于平和县东南部南胜镇邦寮山与石屏山之中,东经117°26ˊ15″,北纬24°15ˊ00″。东临漳浦石榴山城,西靠南胜义路石屏山,南接五寨新美尪石山,北连邦寮山三坪风景区。距南胜镇12
******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位于平和县南胜镇义路村邦寮山。是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党史教育基地。1934年4月,为了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共中央决定组建******闽粤边特委,“在敌人的后方
前山胡氏家祠位于平和县南胜镇前山村树下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红瓦祠堂,明代始建,清初重建。坐西朝东,平面呈矩形布局,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5平方米,由门厅、中天井、左右
南胜且立政较早,1322年(元英宋至治二年)曾设置县治,称南胜县,解放前1939年设南胜镇,1950年与五寨合为第三区,1958年与五寨分开,成立南胜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南胜乡人民政府,1992年改制设镇称南胜镇。
漳州平和南胜特产,有400多年的制作历史,用精面粉、优质猪油、冬瓜、条粉、麦芽糖、柑皮、炸葱花等多种原料精制而成。因饼状如枕头,故称枕头饼。它新颖别致,小巧芳香,常被用来做赠品。平和小溪的枕头饼因形似
南胜咸水鸭有数百年的制作历史,因产地在南胜镇而得名,是平和县著名的土特产。南胜咸水鸭有一套独特精细的加工工艺,采用本地产名鸭,经放血去毛,开膛除脏,通风沥水,抹盐堆腌,撑鸭造型,晒后吊晾等数道工序,环
胜麻枣原产于南胜镇,已有700多年的制作历史。700多年前,现南胜镇是南胜县县治所在地,所有来往达官贵人,知府县令都用麻枣作为馈赠礼品,更使南胜麻枣远近闻名。南胜麻枣选用上等糯米、角棕芋、白麻、白糖、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