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三好”移风易俗“好村居”——南靖县龙山镇坪埔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移风易俗“三好” 移风易俗“好村居”——南靖县龙山镇坪埔村
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突出党员干部带头、率先垂范,突出群众自觉、全面参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建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漳州市广泛宣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等移风易俗良好风尚,以移风易俗“好村居”“好带头人”“好事例”为主题,全面开展移风易俗“三好”典型推选活动。
南靖县龙山镇坪埔村为山美水库移民安置村,于1972年移居于现驻地,下辖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2名党员。近年来,坪埔村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倡导文明乡风,积极建设富美乡村。
打造“先锋队”,为乡村善治攻坚克难。着眼常态长效,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打好“乡村治理”主动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党员、干部带头“劝拆”2.3万平方米,乱堆垃圾3000多吨,规范菜园、绿化带6000多平方米,做到“户分类、村清运、镇处理”。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倡导党员发挥关键作用,每季度集中召开道德评议会,带头践行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
完善“硬杠杆”,为乡村善治提质增效。坚持在自治上下足功夫、在法治上有所突破、在德治上精准发力。注重民主公开,推选12名村民代表建立“村务评审团”,对重大村务进行民主决策。注重依法依规,建有一个法制道德园地、一个法制阅览室、一支法制宣传队伍、一批法律明白人,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法治意识。注重以德润心,以崇兴楼(八卦楼)为依托,投入110万元建设休闲公园、乡村讲堂,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科普活动和群众性文体活动。
创建“新风尚”,为乡村善治造浓氛围。突出党风带乡风,引导党员正身正家,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荣誉积分,“刷新”党风。推行“党员荣誉积分卡”,对党员履行义务、服务群众及违纪违规情况进行评定,有效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带头立规,“比拼”家风。常态化开展评选活动,并组织党员群众每月参加一次志愿活动。目前全村共有6户“蕞美家庭”、10户“文明户”、247户“平安家庭”、5户“家风示范户”。互助共建,“众创”乡风。成立党员和谐乡村促进会、道德评议会、“乡村110”,及时调解矛盾纠纷。开展“好厝边”项目,成立红白理事会、乡贤议事会,促进乡风文明。
坪埔村坚持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积极引导农民讲文明、树新风、摒弃陈规陋习,《闽南日报》曾刊登本村道德评议会推进文明乡风典型做法。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集体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等23项县级及以上荣誉。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