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新平和”
当前位置:漳州市人民政府要闻动态
2019-09-1909:55
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园林绿化持续提升、人居环境不断完善,近年来,平和县围绕生态宜居的县城建设定位,坚持以科学规划控制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以加强管理提升县城形象,美丽县城脱颖而出,县城小溪镇镇村面貌焕发新颜,公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城”同创、十大环境整治、烟花爆竹限放、农村裸房整治、县城自来水厂取水口上移……近年来,平和县小溪镇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坚持用“绿色系数”评价发展成果,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努力创建生态宜居城区。
“我们将以建设‘富美’新小溪为统领,以‘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十七评比’为抓手,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争当在‘生态活力闲适’新平和建设中走前头、当标兵。”日前,平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兼小溪镇党委书记曾庆丰对笔者信心满满地说。
河水整治: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文明家园
平和小溪镇位于九龙江西溪上游的花山溪畔,是平和县县城所在地。
古人云:上善若水。城,因水而灵动。
水资源的保护,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文明,而对于小溪这座依水而建的小镇来讲尤其如此。
每年中秋前后,小溪镇联光村的蔡国华尤为繁忙。家中27亩的柚子树硕果累累,摘果、打包、装车,随后发往全国各地。而无论多忙碌,每天傍晚五点,蔡国华都会让家人在家门口等候着一辆垃圾收集车的到来。
这是近几个月来蔡国华与家人养成的习惯,同时也是联光村污水整治的一大成效。然而,时光回溯到两年前,联光村则是另一番情景。
虽然位于县城,联光村也曾面临环境污染带来的阵痛,尤其是“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现象普遍存在……
2017年,小溪镇对花山溪小流域进行彻底整治。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一座投资300多万元的联光村污水处理站于2019年4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日可处理污水100吨,惠及全村350多户1500多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直接用于灌溉农田。同时聘请农村保洁员,配备两辆垃圾收集车,每天傍晚到村中收集垃圾,确保垃圾不落河,每天有人收。
花山溪又恢复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农忙之余,蔡国华也经常带着家人到村中的农民公园、县城自来水厂取水口上移的生态景观带、观音山等游玩,体验水环境整治后带来的生态之美,环溪风景吸引游客前来打卡。2018年,该村因此还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
2017年来,小溪镇通过聘任河道专管员,创设“智慧河长”管理平台,全面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环保督察专项整治,特别是对县城饮用水源地及周边环境进行大力整治等系列活动,确保平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达标率高于95%的要求。同时,加强源头防控,开展生活垃圾、污水整治,强化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等保洁能力建设,确保全年垃圾处理率达99%、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8%。为2018年小溪镇再次荣获“省级文明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地公园:成了百姓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跨入新世纪以来,平和县城东扩的势头高歌猛进。连片开发,组团扩张,通过调整县城控制区总体规划,加速推进县城区向东南集聚发展,推动县城中心区规模壮大,使县城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围绕花山溪、牛头溪两条穿城而过的天然水系,广宝花园、汇景新区、祥丰佳苑、英才尚层等一片片标准现代住宅小区接连开发,一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城市活动空间的扩大,也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左,抬脚,右,抬脚,然后转身……”每天傍晚,在花山溪畔的阳明公园内,退休大妈李玉凤正随着音乐,同几位老朋友一起跳着广场舞。据李玉凤介绍,自2015年阳明公园建成后,自己几乎每天都到公园锻炼身体,“一开始是自己散步,后来看见有人跳广场舞,就一起加入了。以前苦于没地方锻炼,河道两岸只有杂草。现在好了,杂草变绿树,荒地变公园,人气马上就上来了。”
人气火爆的,不仅仅是阳明公园。近年来,从中山公园的“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平和县城里的一座座公园将生态宜居的理想照进了现实。各类公园相继建成,中山公园作为“老一辈”公园,得以重新规划整治,宝善公园、塘内湖公园、观音山生态公园等一批“新生代”公园里,随处可见市民娱乐、健身的身影。
通过逐年绿化建设,平和小溪镇新增公共绿地30多万平方米,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00多亩,建设沿溪绿道慢道10.5公里,截至2018年,小溪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以上,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造肺增氧”功能。
禁炮限炮:打响一场没有硝烟的蓝天保卫战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凌晨1:05的小溪镇,万家灯火。人们还沉寂在过年的喜悦中,只不过,同五分钟前相比,少了一丝吵闹。
2019年,是平和县出台“限炮令”的第二年。与前一年不同,平和人民已经开始逐渐习惯和接受“无烟”的过年方式。
2018年以前,平和县城居民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日趋频繁,遇到过年过节、婚丧喜庆的时间点尤为严重,不仅污染环境和空气质量,而且极易产生安全隐患,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影响市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2018年1月18日,“限炮令”的出台改变了平和县过年过节出现的“烟浓炮鸣”情况。其中明确规定,从2018年2月1日起,在县城及周边区域,禁止非法运输、储存、销售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全年除特定允许燃放时间外,其余时间一律严禁燃放。
小溪镇镇长林荣建告诉笔者,小溪镇作为这一次“禁炮限炮”的主战场,县城区共划分成十六个网格,按照“责任到人、挂钩到户”,并发挥小溪镇与县直机关开展城市基层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强力开展“禁炮限炮”活动,除了传统的节假日,还会在婚丧、农村民俗节日进行网格化宣传,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目前我们也把一些宣传单和电子鞭炮发放到宗教寺庙、民俗活动的场所,让‘限炮令’更容易使百姓接受。并在过年过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安排‘限炮令’宣传车沿街循环播放‘限炮令’通告,让广大群众用直观的方式了解通告内容。”
天更蓝了,噪声更少了,阳光更加明亮了。从一开始的无法接受,到现在连小学生都自觉遵守。这场没有“硝烟”的“限炮令”战役,在小溪镇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也让小溪镇的百姓体会到“无烟无炮”环境的舒适和宜居。
秀峰乡龙岭村:生态水系与美丽乡村双投用
近日,秀峰乡龙岭村美丽乡村与生态水系龙岭村段休闲观赏区双双竣工投用,造福一方百姓。
过去,该村缺少有效梳理,村庄各地猪圈、旱厕随处可见,污水横流,与四周青山环绕的古村落极不协调。今年来,秀峰乡在该村生态水系全面收尾前立项,在该村投资32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广场、绿地广场、生态农场、休闲步道等十余处新景观全部投用,加上日处理污水规模100吨的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工程项目一起投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秀峰乡安全生态水系龙岭段休闲观赏区芦溪镇: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三提升”
近日,芦溪镇开展污水处理、垃圾治理、“公厕革命”“三提升”,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
据悉,芦溪镇“三提升”工程包括对蕉路村、芦丰村等9个农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1684个三格化粪池改造全面完成;拆除各村内小组旱厕,新建改建东槐村、村坑村、新村村、连益村、双峰村等10个公厕;投资158万元购置垃圾转运车、垃圾箱、垃圾桶等,实现“一户一桶、一组一箱、一村一车”;投资250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为全镇各农户购置垃圾桶,并出台卫生公约规范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垃圾整治能力。
今年来,坂仔镇以建设美丽新坂仔为目标,优化垃圾收集方式为着眼点,在每户村民家门口添置垃圾桶,让乡村垃圾有了家,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实现农村垃圾“不落地”。
走进坂仔镇东风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路面,一个个垃圾桶放在每家每户家门口,村民可随手将垃圾投放在自家门口的垃圾桶,方便快捷。
据悉,坂仔镇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投资20万元,全镇共发放垃圾桶一千多个,垃圾车每天出动两趟对村民家门口的垃圾进行运输并统一处理,确保村居环境整洁有序、人民生活舒适幸福。
霞寨镇建设村:以网格化管理提升村庄颜值
霞寨镇建设村建立了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制度,在全村范围内设立片区,由专门党员监督管理,群众自觉维护,村庄的面貌悄然发生了变化。
据悉,今年4月以来,建设村加大卫生整治力度,在全村形成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党员责任制,共设立17个小组片区,每个片区由2名党员负责监督、宣传,做到垃圾及时发现及时清理。通过规章制度约束,加上党员带头示范监督,几个月来,村民们的意识都有了很大提升,随处可见的垃圾不见了,建设村的“颜值”有了很大的提升,舒适度明显提高。
九峰镇黄田村: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
中国传统村落九峰镇黄田村通过深挖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修葺保护土楼、整治环境卫生、打造公园景观、保护和传承优秀家训家风,焕发生态家居新活力。
据悉,在打造传统村落的过程中,黄田村在传统中融入生态宜居元素,保留了龙见楼、咏春楼、衍庆楼等7座土楼,上围家庙、上老家庙、聚顺家庙等11座家庙,以古村落文化资源为引领,大力兴起生态宜居建设,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也让传统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福建省首批传统古村落九峰镇黄田村村民在古榕公园休闲“工业引领、多产联动、资源共享、空间优化”,近年来,平和县坚持新型工业立县发展战略,全面提速新型工业发展步伐,着力打造形成以黄井工业园区为龙头,以文峰、山格、小溪工业走廊为基础的东部新型工业经济集中带,平和经济增长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
落户于平和科技产业园区内的领峰食品生产车间山格镇 :打造平和工业走廊的桥头堡秋高气爽,在平和县山格镇平和科技产业园内到处是一派忙碌的建设景象。
在嘉嘉之福生物科技项目建设现场,几十位工人在现场加快桩基浇筑、砌围墙。“镇、村以火箭般的速度帮我们征下这40多亩地,为项目落地争取到宝贵时间。”公司负责人许加福介绍说,该项目是东阿阿胶生产链之一,长期从事进口原料加工,当前还有一大批原料趸在厦门保税区仓库内,项目进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效益,项目自今年3月签约以来,得到当地的大力支持。
嘉嘉之福生物科技项目是一家年产值达5亿元的大项目,项目总投资4.5亿元,山格镇全力以赴做好项目落地的各项帮持工作,项目落地后,力推项目顺利进展,“项目审批拿到地块后,马不停蹄地开展‘三通一平’工作。”山格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吴鸿章介绍说,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接下来将进行厂房建设。
“我们很多原材料、生产设备、技术人才招聘等均已准备就绪,就等上生产线投产。”许加福说,进展顺利的话,计划元旦前试投产,他对当前各项工作进展非常满意。
嘉嘉之福生物科技项目是山格镇今年“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建设的一个窗口。山格镇是平和县“一区多园”工业走廊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该镇以平和科技产业园为依托,精细谋划,大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园落户。今年上半年,包括嘉嘉之福生物科技项目在内共完成新签约落地工业项目10个,完成协议投资额11.675亿元,提前完成全年的工业和招商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工业各项指标走在全县前列。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大抓工业要有大盘子,山格从抓征迁、解决工业用地入手,山格强化主官带头出击,当好一线指挥员,抽调精干人员全力攻坚,各个征迁工作队夜以继日进村入户开展征迁工作,短短半年,完成道路用地交地605.33亩,工业用地17亩,盘活闲散用地42.37亩,为抓大工业储备空间蓄足了动能。
紧邻国道和高速旁的平和科技产业园在平和大抓工业建设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从年初开始,山格全镇上下,立足重点产业发展,精心谋划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开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针对性招商。”山格镇镇长张荣聪介绍说。
为让更多企业落地山格镇,山格镇全面精简手续办理简化流程,投入1.3亿元进行道路硬化、110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环境,并及时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各种难题,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推动了卓意食品、中穗包装等10多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园区内共有17个项目动工建设,形成你追我赶的火热场面。
一手抓项目招商,一手抓项目落地,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工业生产,平和科技产业园内项目建设四处开花。位于平和科技产业园的领峰食品开足马力生产,两条生产线全力运转起来,工人们熟练地把一袋袋包装好的产品进行装箱、封箱、搬运。厂房另一头的原材料入库区,一辆辆运载时蔬的卡车排队入库卸货。
据悉,领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原料主要是竹笋,该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投资1.2亿元,年产值达1.1亿元。目前正处于收购季,每年约收购1万多吨生鲜竹笋。公司副总经理黄建青介绍说,该公司以国内市场为主,受国际市场环境影响不大,营销稳定,生产量每年递增约15%,市场前景广阔。
山格镇党委书记林英强介绍说,山格作为全县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之一,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镇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我们要在‘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中当好排头兵,打造平和工业走廊的桥头堡!”
如今,“政策不睡觉、落地见成效”和“追问题、解难题、保重点、促发展”的主旋律在山格已成共识,全镇上下形成浓厚的比学赶帮良好氛围。落户于平和科技产业园内的石墨烯和上好佳两家企业,在山格镇今年工业建设浪潮中迎来华丽转身。宇晟石墨烯科技项目在山格镇的促投产中,全面加快建设步伐,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完成投资3500万元,由该公司生产的移动式共享电池柜在县城周边试投放了11个移动站点,并计划于2019年蜜柚节前后2条生产线同时试投产。项目整体建成完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华商500强企业上好佳,于2014年底便签约落户平和科技产业园区内,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影响,项目迟迟不落地,更别谈进展。今年初,山格镇主动上门服务,通过沟通得悉,该企业原计划生产的膨化食品等面临困境,另有一些项目用地需要协调解决。“摸清情况,我们镇、村两级联合办公,协调解决上好佳项目用地的遗留问题,做到企业与村民都满意且不留死角。”林英强说。
与此同时,山格镇主动上门协助上好佳做好相关的项目设计的变更工作,更让企业感动的是,为帮助上好佳做好产业的转型升级,山格镇还主动到汕头对接一家酒业和一家休闲食品企业,帮助上好佳由原来的膨化食品转型为新型的健康食品。截至目前,上好佳已完成2800多万元投资,近期管理代表和施工队伍将进驻科技产业园区,预计10月初开始动工,两年后投产。
“下一步,我们将在平和科技产业园区内打造食品、生物科技等产业集群,形成全产业链效应,进一步发挥山格工业走廊的桥头堡作用,成为全县工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林英强对山格的明天信心满满。(杨瑞 黄水成 吴炎清)
福建宝丰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