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市长刚作报告!2023年漳州将这么干!
记者 梁政 张恩培 卢樘龙 周怡楠 文/图
今日(1月3日)上午,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漳州市人民剧场开幕,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王进足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2022年,漳州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700亿元、增长6.8%。
工业,是过去一年漳州发展的“关键词”。这一年,漳州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实施“七比一看”竞赛,产业发展成效“可圈可点”——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云霄抽水蓄能等349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闽粤电力联网工程等274个项目竣工投用,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等1300个项目新签约,总投资3100亿元……
提质增效,则是漳州发展工业的另一重要切入点。过去一年,漳州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造592家低效企业、4.8万亩低效工业用地,同时,制定出台助企纾困“30条”等系列帮扶政策,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实实在在提升了工业发展效率。根据报告,2022年漳州新增“四上”企业149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700家。
而在民生方面,一年来,漳州一中古雷分校、漳州三中龙文校区等教育项目开工建设,新增幼儿园学位4700个、中小学学位1.1万个;改造老旧小区227个,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8018套,新建成10472套……值得一提的是,在老百姓蕞关心的“楼事”方面,漳州率先采取“政府主导、国企托管、捆绑运作”模式,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有力推进19个房地产风险项目处置。
今年的报告,明确了2023年的工作重点。与往年不同,摆在首位的关键词是“消费”。正如报告提及的,现阶段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漳州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报告提出,新的一年要着力扩大内需、激活动能,全力推进投资消费提升。强化项目引领,抓好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重点项目200个以上,完成投资2100亿元以上;强化招商引资,坚持领导挂帅、团队出征、市县联动、全员参与,大招商、招大商。突出产业链招商,重点招引“油头”“食头”等龙头项目等。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提出,要强化消费拉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常态化开展全闽乐购活动,全面刺激和促进消费。通过培育3个以上直播电商基地,培育新型消费,注重发展夜间经济等,推动各县区打造夜间经济聚集区。
同时,全面实施“安商一体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安商一体化,即安置房与商品房一体化建设,以建设安置型商品房或回购商品房用于安置,实现安商同步规划、建设、交房。
工业是近几年漳州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的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从去年的“攻坚”到今年的“提升”,一词之转变,似乎也更加契合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正如报告中提出的: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报告提出,要着力突出工业,壮大产业,全力推进实体经济提升,并具体明确了一系列实际举措,加速建设工业强市。例如,“一企一策”壮大全市工业50强、“一链一策”推动8个制造业铸链强链、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专项行动等,可谓“干货满满”。
报告还提出,向数字要动力、向海洋要空间、向绿色要效益、向文旅要活力,加速做大“四大经济”。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提出要突出打造以世遗土楼为主题的山区生态游、以国道G228线滨海风景道为串联的海滨度假游、以漳州古城为主题的闽南文化体验游,推动25个“文旅+”项目建设。
报告中指出,新的一年,漳州将全力推动重点区域提升。其中,古雷石化基地仍是重点。报告指出,继续举全市之力加快古雷石化基地建设,确保实现工业产值超1千亿,在建产业项目总投资超1千亿,新签约和在谈项目总投资超1千亿。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首次提及“扎实创建国家级东山湾古雷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意味着古雷将有更多的想象和作为空间。
同时,报告提出要提速发展漳州高新区,突出“三大片区”开发,抓好片仔癀大健康制造园、滨江总部集群、九龙江医院、南湖温泉酒店等项目攻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有新突破,打造漳州新增长点。
报告还提出,提质发展台商投资区、提振发展漳州开发区、提效发展常山开发区等内容,指出要统筹发展省级以上开发区,分类型提升规划定位、促进集群集聚、着力打造专业化园区。
报告提出,2023年要做优中心、做强县域,全力推动城市能级提升。其中,中心城区要围绕“一核两翼”空间发展格局,分批推进15个重点片区规划建设,重点加快芗城西湖片区、龙文建元片区、龙海榜山片区、长泰溪东片区开发。
而县域扩容方面,要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报告提出,要开展晋位比拼活动,对标先进,奋起直追争晋位。
同时,报告指出要发挥各地特色,加快壮大实体经济,并明确了各县区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例如,漳浦重点发展食品医药、家具建材、清洁能源、绿色纸业等产业,协同古雷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诏安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婴童文化创意、海洋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精密机械制造等产业。
今年的报告中,单独用了一整段的篇幅,对“教育”的发展进行阐述。
报告提到,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广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建设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等。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县(区)一中振兴工程,加快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古雷校区、城市职业学院高新校区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同时,加快40个重点教育项目建设,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00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2100个。此外,主城区新增0-3岁普惠性托位2000个。
在就业方面,漳州将建立全市企业用工与人才需求信息库,搭建线上灵活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加快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建设,多渠道促增收;
在医疗方面,漳州将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施32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力促漳州市中医院新院区、漳州市第二中医院新院区、漳州市第四医院扩建项目开工,推动漳州市医院总部院区全面开诊;
在景观方面,漳州将新开工200个公益性“生命公园”,抓好一批智慧体育公园、游泳健身场地建设;
在住房方面,漳州将建设6578套棚改安置房、1400套以上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