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城区天宝“菇”业发展享誉全球
东南网漳州12月3日讯(通讯员 吴高邻 郑锡鹏 刘奇)传统的菌菇种植模式比较简单,农民在自家搭建的草棚里种下蘑菇,按照季节规律生长,但也存在占地大和利润以及产品产量、质量得不到保障等情况。近年来,芗城区天宝镇积极探索,借助科技的力量,把菌菇种植从大棚搬进集装箱房,从季节性出菇到智能化周年出菇的跨越转变,让这一传统农业在联农带农助农增收致富的同时,让产业更壮大、走得更远。
初冬的芗城大地,尽管草木开始凋零,但在天宝镇田寮村的百米菌菇示范基地却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菇架上一个个菌包整齐排列,一茬茬秀珍菇长势喜人、菇香扑鼻。呈现如此适宜的生机景象,主要得益于移动智慧菇房带来的成效。
掌握先进技术创新,如何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推广。天宝镇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在农村空闲地或农家庭院建设“移动智慧菇房”,采取“科技+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菇农吴元和告诉笔者,之前他一直靠种植香蕉养家糊口,但这种“靠天吃饭”和看市场价格行情的香蕉种植让他收入比较一般。去年,他经朋友介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农闲时间承包了一间移动智慧菇房,并尝到了“甜头”。
移动智慧菇房,“移动”的是新的生产场景,“智慧”在智能管理。这种“智能菇房”所产出的菌菇破“土”成金,变身“黑黄金”,为当地的村民们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目前,“移动智慧菇房”栽培技术成熟,已成功栽培出秀珍菇、黑皮鸡枞菌等18种食用菌;并从100多个秀珍菇新菌株中选育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专用品种,出菇时间由原来的60天变为现在的7天,时间缩短约90%,产量提高10%。
据介绍,漳州被誉为“中国食用菌之都”,食用菌是漳州优势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在今年10月31日举行的2024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漳州报送的《“移动智慧菇房”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福建省漳州市产业发展案例》获评“第五届全球蕞佳减贫案例”,肯定漳州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的工作成效。
查看心情排行
蓝朋友的春节:枕戈待旦 守护万家安宁
2024年漳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
年味“食”足 漳州年夜饭预订持续火热
国家安全机关提醒:节后返岗,请牢记“四不”
各地多措并举保障务工人员返岗就业
全国科技馆春节期间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
遭遇加时“绝杀 ”中国男冰憾负韩国队
泰国拟对泰缅边境相关地区断电等打击电诈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5.0级地震
每逢佳节胖三斤?专家支招节后体重管理
2025年福州市中小学新年合唱音乐会在福州举行
情景歌舞剧《世遗福茶 奔腾向海》上演
闽剧文化惠民演出在福州举行 “梅花奖”得主献演
“只有把自己听感动了,才有可能打动听众”
“海丝情·泉州行”创作采风圆满落幕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