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漳州市招商大会丨漳州开发区:“港产城”融合示范区
漳州开发区位于漳州东南沿海,厦门湾南岸,辖区面积56.17平方公里,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由百年央企招商局集团主导创办,旨在借鉴蛇口工业区开发的成功经验,利用厦门湾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建设“海上福建”开放高地和漳州市港口经济发展龙头。
漳州开发区距离厦门岛直接距离3.5海里,海上巴士15分钟直抵厦门市中心,经由厦漳跨海大桥30分钟可达厦门岛,融入厦门“半小时生活圈”,50分钟直达厦门机场和动车站。与招银疏港高速、厦成高速、沿海大通道等构建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作为“厦漳第二海上通道”厦漳轨道交通正加紧推进中。
漳州开发区建港条件优越,可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已建成17个,其中3.5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开通了近20条国内外货运航线万吨以上。与之相配套的海关、海事、出入境检验检疫、边检等口岸联检部门和报关行、外轮代理等管理、服务和中介机构齐全,可满足各类企业货物报关、外运等需求。
区内所辖招银港区和后石港区被列为福建省沿海港口规划布局(2020-2035年)重点发展港区;其中招银港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福建省蕞大的散杂货公共码头、水深条件蕞好的集装箱专用泊位之一。后石港区3号泊位(15万吨级)是厦门湾蕞大的散杂货泊位。
这里依山面海,天蓝海阔,风光旖旎,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21℃左右,空气清新宜人,具有优越的宜居生活环境。
这里拥有独具特色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厦大系”优质教育资源。可满足区内企业员工子女学习教育的需要。其中,厦大附中成功入选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历年高考连续保持一本达线%以上、本科达线%。
“港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3+2”产业体系
漳州开发区依港兴产,构建以港口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大力培育文旅康养和数字服务产业,打造“3+2”产业体系。目前已引入豪氏威马、中信重工、漳州中集、威驰腾新能源汽车、首钢凯西、金钱饲料、嘉吉饲料等一批行业特色龙头企业。
立足开发区港口资源禀赋及海工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临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应急管理装备等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开发区粮油加工产业基础、粮食集散地的枢纽节点以及码头、口岸、物流、冷库等产业配套,集聚发展粮油精深加工、速冻食品、休闲食品、健康食品、宠物食品等功能食品加工产业;以开发区招银港区、后石港区为基础,深入实施“依港兴区”发展战略,打造集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展示、交易、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以全国首例离岸式人工岛—双鱼岛为核心,打造国际高端休闲度假目的地,重点规划主题娱乐区、滨海休闲区、滨水运动区、时尚居住区。同时以影视、文化、健康为核心,打造独具滨海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以招商局芯云谷为依托,聚焦工业互联网及新基建创新示范等数字服务产业,华为、腾讯云等国内知名企业及近百家中小微企业已入驻园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