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公示 未来五年漳州市中心城区如何建设规划?看这里!
《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包括芗城区、龙文区行政辖区,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际管辖范围,及龙海区、长泰区城镇建设相对集中区域,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
一核:包括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城区、台商投资区和高新区,形成漳州城市核心功能区,十四五重点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通过城市更新、新功能植入提升空间品质,集聚高端功能,打造漳州全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两翼:由长泰片区和港城片区组成,涵盖长泰城区及周边乡镇、漳州开发区及龙海东部部分乡镇,两翼突出自身特色,长泰片区强化生态人文新经济功能,打造生态绿色产业聚集区;港城片区突出港航服务、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功能,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形成比翼齐飞的新格局。
实施“强中心”战略,提升核心区在中心城区、市域的首位度,引导重大发展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区域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市政资源统筹调配、产业发展协作配套、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市区协同发展,形成发展合力。
发挥拥江达海、枕山面湾的滨海优势,强化山水格局、城市意象、风貌分区、景观廊道、建筑立面等整体管控,形成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天际线、山际线、水际线,实施沿江滨海景观提质工程,着力畅通水系循环、清洁水体环境、建设生态水系,加快打造九龙江“一江两岸”、西溪北溪交汇处、出海口等核心门户形象,彰显滨海城市新貌。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切入点,集约用地、完善配套,探索渐进式、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模式,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打造新的活力片区,建立具有漳州地域特色的城市更新体系。
芗城区通过十四五的征迁改造实现全域更新,继续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保护工作;
龙文区大力推进蓝田经济开发区低效工业用地的改造升级以及龙江新城片区城中村的改造,构建九龙江西溪一江两岸的发展格局;
台商投资区推进东山村片区、西边村片区的城市更新,动车站前片区、灿坤产业园周边片区的退二进三,东美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保护;
龙海区重点推进现状村镇工业企业的整合,整合至统一集中的产业园区,避免土地的浪费以及提高企业及园区的管理及生产效益,腾退出的土地用于其他城市功能的建设,同时推进石码、月港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保护。漳州开发区重点推进一区低效工业用地的更新改造,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
以漳州市“十四五”发展计划及城市发展及用地优化策略为主导,结合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确定了以下重点发展区域及重点谋划区域:
芗城区:西湖片区、女排娘家基地、北部片区、石亭片区、益民片区、漳州语堂数字产业园、钢铁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高新区:“一智一药”产业园启动区、南湖双创产业园启动区、站前总部经济产业园启动区。
台商投资区:社头高新技术产业园、龙江新兴产业园、吴宅智能制造产业园、角海路站片区、龟山站片区、角江路站及青阳湖片区、金山矿坑片区。
重点谋划区域:龙海区长洲片区、台商投资区西部片区、滨江片区、龙海区紫泥西部片区、高新区东部组团。
(1)城市对外交通:“十四五”期间加快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打造国家铁路网体系的枢纽节点。重点开展北环城路提升改造工程、新324国道、东环城路及接线工程、九龙大道高架工程、北江滨路快速化改造等快速路建设工程。重点推进厦门地铁六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以及厦漳城际轨道R1线的建设。重点推进沈海复线的建设。
(2)城市内部交通:积极对接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十一横七纵”的骨架主干路布局,加快中心城区干道体系的建设,保证各组团间布局至少1-2条主干路通道。重点研究主城区与台商投资区、龙海、长泰之间的联系通道,做好交通与土地开发之间的协调发展。
(3)城市公共停车场:大力推进路外公共停车泊位的建设,推进公共停车场(楼)规划重点项目建设。中心城区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
(4)城市公共交通:重点推进漳州站综合交通枢纽、漳州东部公交枢纽、北部公交枢纽、漳州客运南站(二期)建设项目、漳州市公交调度信息指挥中心、长泰客运站等项目建设,对城市主要干道增加公交专用道,保证及提升公交通行水平。
(5)城市慢行系统:加快城市慢行及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完善,结合城市绿道、人行道设置慢行道。各重要公交站点、市民活动节点、城市交通枢纽点周边应尽可能配建公共自行车站点,构建便捷的半小时自行车体系,解决市民出行蕞后一公里。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