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数字报·泉州网
10天行程,2100公里路程,50个现场,采访车穿行闽西南崇山峻岭。进一座座厂房,访一户户人家,记者的录音笔记录了各地方言,记者的照相机定格了闽西南协同发展的一个个精彩剪影。不同的话语,缤纷的画面,透露着同一个信心——“协同发展让闽西南明天会更好”。
山有山的壮美,海有海的雄伟。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三明五市“抱团合作”更加紧密,五座城市在区域协作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是什么力量在山海间奏响交响曲?2020年12月13日至22日,在“走进闽西南”五市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中记者找到了答案。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展现闽西南五市协同发展中各地项目推进的好经验、好做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新变化。
深度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漳州加强与闽西南各市密切沟通,致力打开渠道、连接渠道、整合资源、共享平台,在工业产业方面发力,聚焦民生工程助力城市发展,探索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互利共赢新路子。□本报记者 殷斯麒 文/图
在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下,漳州坚定不移实施“大抓工业 抓大工业”战略,传统产业快步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的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在占地199亩的漳州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园,一期已经投用,二期预计2021年年底投用,已有五家高新企业入驻形成了聚集效应。“产业示范园打破了以往只是单一的企业租赁厂房的模式,而是构建了集办公、展厅、研发、食宿为一体的产业园,资源要素的聚集是园区的一大特色,为高新智能制造企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园的相关负责人徐育森说,入驻园区的,除了漳州本地的高新企业,以后还将扩大到其他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进行招商,加强互联互通,加速优势资源互补。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焙之道食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提供产品生产、研发全套解决方案的食品生物科技企业,为包括达利园、盼盼等泉企提供生产线和原料等。“创新为王,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二次蒸制蛋糕生产线获得了福建省首台重大技术装备与智能制造装备认定,近期我们还与迪拜签订销售了两条全自动面包生产线,努力把福建制造的智能生产线卖到全世界。”焙之道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薛从福说,闽西南地区加强协作,有利于加快要素的流动,打破市场之间的壁垒,可以推动产业协同提升。比如今后还想把泉州的地瓜做成蛋糕馅料,进一步带动农业发展。
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承载着助力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优化国家石化产业布局的重任。“目前百万吨级乙烯项目及下游深加工装置等计划2021年全面投产。投产后将为下游产业链提供优质原料,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福建古雷石化公司化工一部乙烯裂解装置生产运行工作人员谢乐介绍,泉州的鞋服产业等都需要这些原材料,项目投产后特将助力产业扩大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漳浦县朝阳水库现场,这座以灌溉、供水为主,兼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正在热火朝天施工。“朝阳水库是漳浦县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将开辟新的优质水源,平均每年可增加供水量8337万立方米,有效缓解漳浦县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漳浦县朝阳灌区灌溉保证率和漳浦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兴水利,惠民生,不得不提被盛赞为“江南红旗渠”的横跨云霄和东山两县,气势宏伟的引水灌溉工程向东渠。“回望1970年,发动5万多位干部群众,历时两年半,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道山梁,建造向东渠,滋润云霄、东山两县农田23万亩。”在向东渠纪念馆,云霄县博物馆馆长汤毓贤将建造向东渠的历史娓娓道来,他说学习弘扬“向东渠精神”,就是要努力营造求真务实、攻坚破难、创新创造和拼搏奋斗的氛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不断书写闽西南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文旅融合的新兴产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成为经济内循环、促进消费的有力抓手。位于古雷开发区霞美镇沿海大通道的HOORAY欢乐岛旅游度假区,将打造美式度假生活,有房车营地、松林木屋、星空帐篷酒店、儿童游乐园等,还配备国家级足球训练基地、康养中心等。“我们瞄准体育旅游休闲产业,通过创新融合,引入美式度假概念,打造集体育、康养、度假、休闲娱乐、商务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旅游特色小镇。”度假区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