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开发区从工业区开发迈向城市综合体运营
漳州开发区(全称“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辖区面积56.17平方公里。在福建省实施海西建设战略和推进厦漳泉同城化的背景下,漳州开发区全面实施“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主战略,以“创新”为主线,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为基本要求,由偏重工业开发向城市综合开发转型,通过以转型引导发展,以项目促进变化,以综合开发带动整体提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将漳州开发区建设成为“厦门湾南岸新天地,漳州市滨海新城区”,国家级开发区中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开发区。
自1992年12月28日动工兴建以来,漳州开发区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规划开发,以港口为龙头,狠抓基础设施配套,累计投入基础建设与配套资金百亿元,完成移山填海土石方量近亿万方,造地12.23平方公里,开发规模达20多平方公里。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配套,酒店、教育、卫生、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一应俱全。
如今,漳州开发区拥有临港工业区、行政科教商住区、高科技产业园区、港口工业区等四个功能区。规划建设成为一个以发展港航物流业、临港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第三产业配套发展,具有高尚人文环境,集知识经济、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内正在重点培育金属制品加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业、粮油食品加工业和高科技产业“3+1”产业集群。
2011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地方级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23%。2012年,财政总收入将实现12亿元,增长20%;地方级财政收入7.3亿元,增长25%;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增长48%;港口吞吐量2400万吨,增长20%;出口总值3亿美元;引资合同额3亿美元;实际到资额3.5亿美元。
漳州开发区正利用厦漳同城化的有利时机,积极融入厦门湾经济圈,精心打造厦门湾南岸三个“新天地”,即港航物流、临港工业、高尚人居三个新天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港航物流新天地。建区以来,一直以港航物流为龙头,区内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码头泊位1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7个,年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以上,全区累计注册成立港航物流企业84家。随着招银港区8#、9#、10#泊位建设和四区深水泊位建设的加快推进及新物流堆场的正式投用,未来漳州开发区的招银港区、后石港区将建成超亿吨吞吐能力的大港。目前,漳州开发区的招银港区已成为福建省重要的钢材、木材、粮食三大货物集散地。
临港工业新天地。目前,以港口为依托的金属制品加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业、粮油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具备250亿产能。特别是交通机械制造业,随着福建豪氏威马钢铁制品有限公司的投产,漳州开发区内从陆上和船上设备,乃至半挂车和集装箱生产一应俱全,成为省内蕞为齐全的港口机械制造业基地。
高尚人居新天地。漳州开发区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不仅倚山濒海,自然风景优美,而且具有良好的交通设施配套环境。区内拥有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厦门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太武实验小学、漳州市医院开发区分院、南太武高尔夫球场、南太武山地生态园、华商酒店等配套设施。优美高尚的人居环境,特别是随着厦大入区,拉动了商流、物流、人流,促进了漳州开发区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2011年以来,漳州开发区把握厦门湾一体化所带来的机遇,从过去工业区的开发向滨海城市综合开发转型,同时结合开发区的山、海自然特点,向山地开发、滨海开发上走出新路。在跨越上,提出了质的跨越,在整体素质提高,发展模式创新上走出新路。开发区与漳州市、龙海市建设南太武滨海新城总体规划相配合,按照打造滨海新城核心区的城市定位,形成滨海新城经济、文化、教育、产业、商业的中心,发挥中心区的市政配套设施的辐射功能,成为南太武新区与厦门对接的龙头,在厦门湾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招商局集团副总裁、漳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胡政表示,漳州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基本定位,也就是漳州开发区的价值定位:“生态文明,健康生活”。 这一定位与近20年来开发建设的港航、工业项目相配合,就形成了滨海新城,而且是有自身特色和品牌的滨海新城。
漳州开发区“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0亿元,全港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
(一)区位优势。地处台胞祖籍地——漳州,与台湾隔海相望;处在上海、台湾、香港三大经济区的中间地带,距香港、上海港、台中港分别为287海里、564海里和120海里;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厦门湾南岸,与中国蕞早开放的四大经济特区厦门同处厦门湾,仅3.5海里一水之隔。
(二)资源优势。拥有自然岸线米以下深水岸线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形成亿吨以上吞吐能力;九龙江流经该地区,有丰富的淡水资源,足以满足港口和大型临港工业项目用水需求。
(三)体制优势。实行“政企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有限公司实行统一管理体制,行使地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负责统一管理开发区的行政事务。
(四)股东优势。招商局集团及漳州、龙海市等特殊的股东组合使漳州开发区既有政府资源又有雄厚的开发实力。
(五)政策优势。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