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开发区:厦门湾南岸崛起了一座魅力新港城(组图)
经过20年的发展,一座充满魅力的新港城正在崛起
南太武山地生态园,已成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漳州开发区的管理者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从中发现了漳州开发区发展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在认线年开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果断提出,必须由“建区”向“造城”转变,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之路,由偏重工业开发向城市综合开发转型,以转型引导发展,以项目促进变化,以综合开发带动整体提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
目前这座魅力新港城已初具规模,相信再过几年,它将成为海峡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必须创新发展模式,以创新适应转型,以转型引领发展。”在今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招商局集团副总裁、漳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胡政郑重提出这个具有前瞻性的理念。
胡政说,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偏重工业开发向城市综合开发转型;二是由单纯靠土地经营获取价值向城市综合开发获取价值转型;三是由建设项目管理向城市化综合管理转型。
因此,2012年成了漳州开发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起步之年,一批批推动转型发展的大项目纷纷启动,为漳州开发区的跨越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
据介绍,今年以来,漳州开发区以宜居为目标,加大配套投入,继续推进“三海八园十二景”工程;完善区内“四纵四横”交通网络;延伸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出行;卡达凯斯小镇、美伦山庄、君悦黄金海岸、酒吧一条街、南太武文化广场等一批具有影响力大的项目纷纷落户,一浪高过一浪的开工热潮。
“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来吸引人气。”漳州开发区党委书记吴斌说,目前漳州开发区的人气不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人口不足五万,但漳州开发区有山有海,区域环境非常优美,除了区域人口之外,可以吸引更多周边的人过来旅游度假甚至居住。
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漳州开发区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港口为中心,以临港工业为支撑,以交通运输为动脉,以城市为载体,把漳州开发区建设成为一个集知识经济、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智能化园区,成为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魅力新港城。
初夏的6月,站在漳州开发区的虎头山上,放眼望去,杨梅树满山遍野,树干粗壮、枝繁叶茂,万绿丛中点点红,随手可摘的紫红色杨梅若隐若现,倘若从高处往下望,枝头挂着的杨梅在绿叶中随风摆动,风景煞是迷人。“这就是我的杨梅林,有上千亩两万多株杨梅树。”在漳州开发区的果农许庆辉看来,这些杨梅林就是他的“宝贝”。
许庆辉说,16岁时,他到浮宫走亲戚时发现,很多人都在种植杨梅并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就想到汤洋村后山上可以开荒种植杨梅。20多年过去了,从当初一点一点地种植,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亩、由五座山体纵横交错连接成片、两万多株,拥有包括早性杨梅、中梅、东魁杨梅、白杨梅、红杨梅、乌杨梅、草酸梅等品种的大杨梅园规模。看到许庆辉的杨梅园规模和效益越来越好,村里的人也都纷纷效仿,加入到种植杨梅的行列,村里的人也亲切地称呼他为“杨梅大王”。
近年来,漳州开发区把山海生态作为宝贵资源,积极引导农户种植绿色生态杨梅,形成生态杨梅基地。并依托生态杨梅基地,举办生态杨梅节,吸引了包括厦门、泉州、漳州等地的众多游客,使现代生态农业休闲游成为区内特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前还以为漳州开发区和其他开发区一样,都是厂房或码头呢,没想到漳州开发区这么漂亮,而且还有这么好吃的生态杨梅。”生态杨梅节让许多游客对漳州开发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通过生态杨梅节,展示漳州开发区山海生态资源,打出漳州开发区宜居、生态新理念。”漳州开发区纪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武生说,生态杨梅节已成为漳州开发区的品牌活动,是漳州开发区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在漳州开发区的南太武山地生态园,登高锻炼者成群结队,生态园广场上,每天晚上有许多广场舞健身者、太极爱好者在此锻炼。
南太武山地生态园占地面积800多亩,由南鼎山、花博园、溪潭、花溪谷和静湖等五大部分组成。漳州开发区以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精心打造,倾心把山地生态园建设成为绿色的氧吧和生活的乐园。南鼎山于2007年完工并对游人开放,溪潭、花溪谷、静湖于2010年完工并开放,整个生态园于去年3月14日正式开园。目前,这里已成为漳州开发区群众休闲、锻炼、娱乐的好去处。
“生态、宜居,漳州开发区未来的定位应该是厦门湾南岸中心城市、生态型滨海综合城区。”漳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蒋溪南说,漳州开发区就是要由一个港口工业区向一个高尚人居城市发展。目前,南太武黄金海岸、南太武山地生态园等一些环境配套项目相继建成,双鱼岛已在加紧施工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南太武黄金海岸是漳州开发区近年来重点建设的民生工程之一,位于漳州开发区二区,与厦门岛、金门岛隔海相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一期项目岸线亿元,为公共休闲带状滨海公园,漳州开发区致力将它打造成与厦门环岛路媲美的国际化海岸景观。
除了这个和厦门环岛路相媲美的黄金海岸外,漳州开发区还将兴建一个人工“双鱼岛”,与厦门的鼓浪屿隔海相望。
“双鱼岛建成后,将是一个海上明珠,厦门湾新地标。”蒋溪南介绍,漳州开发区双鱼岛是国务院批准的头部例经营性用海项目,也是国务院审批通过的头部个离岸式人工岛项目,同时也是目前为止蕞大的离岸式人工岛项目。双鱼岛位于漳州开发区的中心位置,属二区大磐浅滩范围内,总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呈双海豚造型,半径840米,占地3325亩,造岛填海工程土石方量3337万方,形成岸线亿元。
双鱼岛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百年招商局的又一力作。漳州开发区致力将它打造成集海上旅游度假、特色文化艺术休闲活动、居住为主的生态型岛屿,把它打造成厦门湾一颗耀眼明珠,未来必将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地标。
“双鱼岛特色绝不应等同鼓浪屿。”蒋溪南说,鼓浪屿的价值是历史记忆的沉淀,双鱼岛则是未来生活方式、生活品质、生活******的展望,一个是回顾过去,一个是投向未来。
“高科技、金融业,厦门都有了,我们跟厦门比是有差距。那么,我们就寻找差异化发展的思路,与厦门形成互补,所以我们提出了慢生活的概念。”蒋溪南说。
慢生活,就是以休闲、度假、养生为主,带动商业消费和旅游产业。“我们的想法就是,在双鱼岛上建立一个国际高端的养生机构。”
20年风雨兼程,20年春华秋实。20年的发展变化,折射出漳州开发区20年负重奋进、克难制胜的辉煌历程,展示着漳州开发区人艰苦奋斗、矢志探索的创业精神。20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相信,在新的起点上,漳州开发区广大干部群众一定会以更加开放的眼光、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实现新的跨越,续写新的辉煌!
访漳州开发区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景涛
漳州开发区在总结20年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由“建区”向“造城”转变,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对此,我们专访了漳州开发区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景涛。
白景涛介绍,目前,漳州开发区既面临加快发展、加快转型的“双重压力”,也面临招商局与福建省深化战略合作、厦漳同城化发展的“两大机遇”。
“十二五期间,漳州开发区将以创新为主线,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为基本要求,全面实施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主战略,努力推动活力产业、生态文明、健康生活的新港城建设,使之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开发区。”
据悉,今年初,漳州开发区专门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调整,重新组建了战略发展研究部,成立房地产管理局,以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委托全球顶尖咨询公司之一的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对漳州开发区的转型升级进行战略规划,这是漳州开发区为创新发展所做的一次积极探索。目前,科特勒咨询公司的战略规划工作已接近尾声,这将有利于漳州开发区转型发展的顺利推进。
在介绍推进活力产业方面,白景涛认为,一是要围绕转型招商引资。注重引进占地少、贡献大的高新产业项目,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的“三维”项目,调优现有产业结构。二是要做大做强临港产业。继续加大港口及配套设施建设投资,“十二五”期间四区将建成3个20万吨级通用码头泊位,进一步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同时着力建设钢材、粮食、木材三大物流基地;继续做强做大交通机械制造、粮油食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三个百亿临港工业集群。三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强化政策引导,出台扶持服务业发展政策,鼓励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吸引服务业入区发展;同时着力培育以欧中现代农业中心为龙头的现代农业研发基地,扎实推进以蛇口网谷为模式的高新产业园建设,促进“3 1”产业格局的加快形成。
“生态文明就是要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创业生活环境。”白景涛介绍,首先要以规划为龙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规划,彰显城市特色、彰显生态个性、彰显“三海”文化。其次要以宜居为目标,继续推进“三海八园”环境建设;加快推动厦漳跨海大桥、港尾铁路干线和招银疏港高速公路建设,推动厦漳海底隧道前期工作,推动大交通格局的形成;加快完善区内“四纵四横”交通网络建设和原净水厂工程、污水处理厂等水电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三是要以教育为驱动,着力打造以厦大为龙头的厦大附中、厦大附小和厦大附属幼儿园等厦大系教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以教育提升核心竞争力。
对于魅力新港城的建设,白景涛进一步介绍,漳州开发区还要着力实施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文化设施建设“基础工程”、社会文化活动“繁荣工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文化产业“培植工程”、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工程”六大文化发展工程,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健康生活”逐步形成。
漳州开发区把整体环境建设划定为“八园十二景”,并且逐年分步加紧建设中。“八园”为:
山地生态园:以南鼎山、伯阳山、两山之间的山谷和静湖为范围,凸显“山海恋”的主旋律。规划在南鼎山建设石雕主题园;利用加走湖溢洪道建设花溪谷;在山谷地带建设花博园。
观音山佛教文化园:利用观音山自然山地资源,规划迎立西海观音像,开发养生静心苑,建设观音山公园。
***城历史文化园:利用***城旧址,开发郑成功***城历史文化园。
华商娱乐园:以华商酒店为依托,突出商务、休闲、娱乐和餐饮,建设包括:酒店、商务公寓、酒吧街在内的华商娱乐园。
高尔夫文化园:以现有的高尔夫球场为高尔夫爱好者提供高档休闲文化需求。同时,要加快山地高尔夫的租地与建设工作。
风华学子园:以厦大漳州校区、厦大附中和厦大附小为依托,加大对外形象宣传力度,形成校园文化影响力,加大对漳州开发区整体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态休闲园:以昆仑山交通道路、虎甲山和大坪山为依托,以现有的杨梅园、荔枝园为基础,建设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具有传统和现代特色的农业生态休闲园。
山地体育公园:以虎伯山和虎甲山之间的南北走向的平坦山坳为范围。北接静湖公园、南至昆仑山路、东西相邻自然山体。将建成一个大众化、普及性的,以服务全民健身活动为目的,融生态保护、运动娱乐、康体休闲为一体的山地型体育公园。
“十二景”:分别为问鼎南山、炮台怀古、担曦晨晓、静湖映月、青蛇献瑞、九曲溪潭、花溪鸣谷、伯阳寻真、夕照怡然、海天灯塔、西海观音、***城演兵。
贵港市港北区2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
烟台高新区:园区招商不停步 争创新年开门红
湘潭赴大湾区招商硕果摇枝 现场签约30个项目,总投资155.02亿元
纵深推进自贸港核心区建设 海口培育打造两个千亿级产业平台
成都高新区发布功率半导体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冲刺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
威海高新区:项目聚势,展现高质量发展“韧实力”
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攻坚克难 加油快干 全面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铜陵市: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明确
赵凯:增势增量 提质提效 奋力开辟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客服时间 9:00-17:30 / 节假日除外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