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招商活动】加盟漳州投资漳州 实现互利共赢
在昨日举行的福建省央(国)企招商对接活动(漳州专场)现场,一批央(国)企大咖围绕漳州营商环境建设,结合各自企业在漳取得的成效,纷纷表示将站位全局、抢抓机遇,进一步深化与漳州的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本报记者整理了部分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作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中信重工享受到了漳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鼓励制造企业增产增效”措施奖励以及2021年春节规上企业外省籍员工留漳过年春节补贴等激励。政府还组织提供人才招聘平台,为企业人才需求提供服务;牵头组织协调海事局、港口局、招银码头公司等部门召开重要船舶通航论证等,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妈妈式”服务。
2021年以来,福建省提出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加快布局深远海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漳州市提出加快开发漳州外海浅滩风电,打造国家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漳州市委市政府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都为包括中信重工在内的一批优质风电运营商、主机制造商以及相关配套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必将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户漳州、创业漳州、融入漳州、贡献漳州。
“十四五”期间,中信重工将重点打造以海上风电为主要支撑的新能源产业板块,大力挖掘漳州“深蓝”资源潜力,依托漳州临近海上风电场以及深水港口、码头、交通运输等资源禀赋,瞄准未来前沿技术研发与创新,实现海上风电核心装备的连续化、批量化、智能化生产,打造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新发展模式,构建现代高端绿色制造体系,助力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漳州市以“突出工业、突破工业”为引领,抓作风、解难题、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省属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投资合作空间。同时,省国资委一直支持省属企业与漳州的合作及项目对接。目前,福建港口集团在漳州有21家企业,总资产70亿元、职工1300人,2020年实现营收5.4亿元。在多年发展中,集团积极发挥龙头作用,与漳州市属国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凝合力、促增长,初步完成了沿海各地市“一市一港”的企业布局,企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规模实力不断增强。
今年3月份,集团整合漳州五家港口企业,组建漳州港务集团。7月16日,漳州港务集团与古雷石化合作的漳州古雷南15#-19#液体散货泊位工程竣工投产,为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提供保障,也填补省内及港口集团公共大型连片化工码头空白。目前,东山对台客运码头即将竣工,厦门港务投资的古雷1#、2#1万吨通用泊位主体工程已完工。
今天,集团下属的厦门港务集团、漳州港务集团又签署了在漳州开发区投资建设码头及在古雷开发区建设港口智能运营中心项目,总投资38.5亿元。按照规划,未来一段时间,集团将进一步加大在漳州投资发展力度,投资额可达120亿元。
用三个词概括漳州营商环境,那就是: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自双鱼岛项目立项以来,漳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项目批复、土地换证、规划批复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特别是今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进一步加快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关联产业协作配套、行政事务审批效率,坚定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定力。
高水平营商环境,体现在区位优势突出。漳州山水交融,通江达海,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立体交通网络。尤其是项目所在地漳州开发区,水陆交通便捷,海上巴士15分钟到达厦门中心商圈,陆上50分钟到达厦门高崎机场,为项目开发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水平营商环境,得益于目标定位明确。漳州正主动融入并积极推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将“漳州开发区-厦门港”作为三大厦漳同城化先行区之一,推进开通“东渡-鼓浪屿-双鱼岛”海上旅游线路,并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助于促进双鱼岛项目与周边著名景点鼓浪屿、东渡、金门岛等形成互补互动的旅游目的地。高水平营商环境,目的在合作交流良好。招商局与福建及漳州拥有近三十年的合作关系,并于8月20日签订了新一轮的战略合作协议,招商蛇口在漳州也布局了城市开发、地产、物业服务等多个产业板块,双鱼岛是招商局在漳州投资建设的又一重大产业项目。
漳州整体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我们有信心按照“高举高打”的原则,高标准、高品质开发双鱼岛,并通过长期运营,让双鱼岛成为招商局精品项目,成为助力区域经济新发展,深化厦漳一体化进程的有力抓手。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