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来!五十个全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个个精彩
2022年度福建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发布仪式于2月20日通过福建发布、海博TV、福建新闻频道、福建乡村振兴·公共频道全媒体呈现。
直播同步在海博TV客户端、福建发布视频号、抖音、头条、快手、海博TV微博等多平台播出,全网观看量超87.5万,点赞、评论、转发、社群互动量超2.3万次。
十个美丽乡村庭院、十个美丽田园、十个美丽乡村小公园、十个美丽乡村微景观、十个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共50个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也将进行全媒体展播。
据了解,开展五个美丽建设活动以来,福建各地加强统筹调动,做好资金配套、项目扶持,不少村庄坚持从改造、完善、提升入手,将乡土内涵、民俗风情融入五个美丽建设之中,让乡村留住记忆、留住文化、留住乡愁。
福建省十个“美丽乡村庭院”典型案例
福州市闽清县省璜镇前锋村黄乃魁庭院
——推门见绿,微风花香,美观卫生的清新小院
——一个美丽乡村庭院就是一个致富小舞台,在方寸之地作出庭院经济好文章
漳州市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岭脚村黄海维庭院
——小公园式的庭院空间,独具匠心的温馨小家
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洋坑村生态小院
——一座铭刻着闽南民居文化印记的百年古厝,乡风民俗代代相传
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陆文贵庭院
——净化绿化处处出彩,绿水青山为伴的美丽庭院
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锦山村吴春光庭院
——倡导良好家风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村庄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领头羊
南平市光泽县崇仁乡大洋坪村邱家文庭院
——设计和谐美观,人居环境整治的优秀范例
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双车村范史平庭院
——温泉民宿红红火火,示范带动特色农旅
宁德福安市溪潭镇廉村村袁朝方庭院
——微打造、精提升,乡村庭院文韵足
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镇红卫村陈立旭庭院
——海岛民宿风情独具,美丽经济蒸蒸日上
福建省十个“美丽乡村微景观”典型案例
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后安村微景观
——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重文化、留乡愁
——艺术点亮乡村,呈现乡建的更多可能
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双溪村人民大食堂微景观
——长者食堂爱心助老,乡情乡味温情传递
——碧溪风情 乡土记忆,“一轴五区”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明市清流县龙津镇拔里集美时微景观
——重现森工情怀,重拾青春记忆,重回如火年代
莆田市湄洲岛湄洲镇莲池环岛东路微景观
——利用闲置地块扮靓村庄环境,于细微处见风景
——林区特色文化的传承和浓缩,绿化、花化、彩化、亮化,美观利民
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大布村闽粤省际返乡入乡创业园微景观
——规划发展特色农业,造就生态田园之美
——做精做优“黄酒+文旅”产业,特色乡村休闲游新亮点
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镇青观顶村微景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渔岛特色民宿,绣花功夫提升村容村韵
福建省十个“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典型案例
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白眉村溪头露营地
——以生态修复为抓手,鱼塘、果树、溪流相映成趣,度假休闲的热门地
——茶余饭后的惬意休闲地,莲塘村的“小西湖”
漳州市长泰区坂里乡丹岩村夜光漫道
——多元文化融入“清新丹岩”建设,周边游的好去处,长泰“小桂林”
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金谷村溪岸艺术公园
——现代大型雕塑艺术品与自然风情完美融合,乡村文化与现代艺术相得益彰
三明市三元区列西街道小蕉村小公园
——“山、田、村、水、路”的空间格局,农业、滨水、山林、人文景观的结合体
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榕树小公园
——把防洪安全、生态治理与文化景观相结合,村民休憩娱乐的好地方
——以法制建设为特点,集健身、休闲、漫步为一体的好去处
龙岩市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林改广场
——捷文林改历程的缩影,担当作为的林改精神和林改经验启示的生动载体
——“五个”樟厅品文韵,禁毒宣传显特色
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镇东占村马山生态公园
——生态修复治理让“破损”山体重焕新生,海滨休闲胜地
——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农业创业园
福州市闽侯县鸿尾乡鸿尾村油菜花田
——踏青赏花人气旺,农旅结合收益高,增收致富好榜样
——千亩优质农田得天独厚,绘就人文港边、美丽田园的诗意画卷
——以“三变”改革打造设施标准、规划整洁的“美丽田园”样板
——集农业观光、文化传承、游学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三明市尤溪县联合镇连云村联合梯田
——农耕文化体验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建蕞美梯田”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示范一点、成功一方、带动一片”
——促进土地流转,村、农、企利益联结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龙岩市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丰济村田园
——“烟稻轮作”效益高,田园风情四时新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田园与自然和谐交融
福建省十个“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典型案例
——民俗韵味、历史记忆、地域风情的结合体,村景合一的旅游新地标,美丽民族特色村寨
——革命老区基点村,海丝文化承载地,三角梅主产区,美丽休闲乡村
——南宋古窑、渔家风情、古村古建等特色文化争奇斗艳,宜居宜游的美丽水乡渔村
——全省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岛,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金牌旅游岛”,美丽水乡渔村
——“跨村联建”聚合力、“人才回引”添活力、“五联模式”强动力,“沙县小吃头部村”
——大金湖畔旅游旺,森林人家康养兴,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助力“健康福建”
——“农文旅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千年古镇打造乡村振兴“和平样板”,美丽休闲乡村
——城郊游、林下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村强民富、宜居宜业的“水美乡村”,美丽森林人家
——集生态宜居、休闲旅游、红色传承的文农旅融合区,“中国扶贫头部村”
——保原貌、传文化、展风情,成就福建畲族特色乡俗旅游金字招牌,美丽民族特色村寨
《做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颗“种子”》
小小的种子,大大的生命力!乡亲们口中的“种苗大王”王继顺,15年时间打造出全省蕞大实生苗培育基地之一。
微景观,大文旅。闽南红砖雕刻创作者史文沧的“艺术乡建”,不仅利用“微景观”扮靓村容村貌,还做大文旅产业文章,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新活力。
水乡渔村的这3个老物件你见过吗?
三个老物件,三段特别的故事。旧物中,看时光流转,见证时代变迁。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新征程期待新气象、新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任务,召唤着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者牢记嘱托,接续奋斗。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