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三大片区”开发!漳州高新区全力以赴建设创新创业创造新城区
——访漳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苏孝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统揽全局,是我们奋进新时代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漳州高新区将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使命任务、战略规划和部署安排,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全面推进“三大片区”开发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创新创业创造新城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新篇章。苏孝道用四个“全力以赴”,谈到今后的工作目标。
▲在靖圆“一智一药”产业园区,一批高新特精的“智能制造”产业项目集群相继进驻,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
▲强大的工业,是漳州高新区发展的依托。漳州高新区始终坚持把工业强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加快构建以高质量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气势恢宏的、壮观威武的三馆,“悠闲发呆、畅享生态”的南湖,予人穿梭时空之感、横跨九龙江两岸的芝山大桥,漳州高新区的高颜值、高素质不言而喻。
▲如今龙江岁月是镶嵌在九龙江南岸的璀璨明珠,是市民共享美好生活的“客厅”与“舞台”。由她点亮的“夜经济”,发挥消费引擎作用,让城市“越夜越美丽”。
苏孝道表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突出“一智一药”主导产业,重点跟进龙轴智能制造园、片仔癀大健康产业园等龙头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水仙药业退城入园步伐,推动紫山食品产业园等一批在建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突出文旅康养服务产业,力促工人疗养院、南湖仙境文旅、荔枝博览馆等3个项目落地建设,南湖温泉酒店、龙江岁月“台湾风情一条街”、福见花木廊“五颜六色”等一批新业态开业运营。
突出总部经济平台产业,加快站前滨江地块5个总部项目建设,抓好总面积164.5万平方米的8个产业平台建设及产业招商,提升总面积12.5万平方米的4个科创平台科技招商及孵化质效,推进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启动漳州科技园运营,激发全区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黄昏下,龙江岁月灯光璀璨,沿着公园绿道向南江滨纵深,星星点连成片,扮靓了南江滨,以城市高楼夜景相互呼应成为九龙江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梁健 摄影报道
▲站前总部经济产业园建设对带动城市跨江南扩、面海拓展,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图为漳龙总部经济大厦和七建大厦项目工地。
▲图为站前总部经济产业园片区一角。
苏孝道表示,坚持产城人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速靖圆“一智一药”产业园、南湖“双创”产业园、站前总部经济产业园等三大片区开发建设。
聚力招商引资,依托驻点厦门招商竞赛活动,推动镇办比拼招商、全员一线招商,加快推动全球数贸港、创客中心、漳州汽车城、七首智慧谷等一批在谈重点项目落地。
聚力土地运营,围绕三大片区贮备的6973亩可出让土地,把稳开发节奏,成熟一批、报批一批、出让一批,蕞大程度发挥土地价值。聚力项目建设,加快实施绿色发展及产业配套设施项目,用好国开行122.3亿元授信贷款和15.2亿元基础设施基金,有序撬动三大片区项目滚动开发。
▲漳州高新区首创“菜单式”审批服务新模式,被福建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全省范围推广。
▲作为全省首宗综合开发项目的九龙江医院项目地块成功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目标,创造多项头部。
▲漳州高新区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受理群众、企业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全心全意为群众办成事。
苏孝道表示,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攻坚提升行动,持续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
审批流程再提升,深化落实区领导挂钩项目机制,用好优化营商环境“加减乘除法”84条措施,持续探索“模拟验收”服务,推动“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和“验收即办证”“竣工即投产”。
审批质效再提升,建立健全“问题清单”“创新清单”“重点项目(企业)服务清单”,探索创立“企业之家”,畅通审批服务“绿色通道”。
政务服务再提升,积极推行“综合窗口”一窗受理改革和“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梳理审批事项“负面清单”,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持续创新提升便民服务。
▲漳州高新区加强基础教育设施投入,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图为漳州高新区重点民生项目高新实验小学。
▲家在“花园”里,如今的村民居住区被绿植环绕,干净整洁。图为庵兜村。
▲动车驶过我家门口,乡村新貌美如画。图为内寮村一带的乡村美景。
▲把“黄金”地段用来建设安置房,让拆迁户感受城市变迁带来的实惠,在漳州高新区已是常态。图为古湖安置房。
苏孝道表示,坚持加快强基础、补短板,努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持续改善民生质量,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推动高新实验小学等一批教育项目建成投用。加快九龙江医院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高新区自来水厂、城乡供水一体化等一批基础性民生项目建设。
持续抓好安居工程,推进五福嘉园安商一体项目和诗墩安置房、水仙花苑二期等4个棚改项目建设,力促莲浦安置房三期、古湖安置房竣工分房,力争明年完成20万平方米产权安置。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数字化花卉产业,不断扩大荔枝高优品种嫁接改良,加快建设智农产业、圆山冰荔、嘉田农业、百华生物等4个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富民兴村。
来源:漳州国家高新区 陈群、朱加良、郑智敏、方秋杰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