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传统村落
梅林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梅林村现有保存较为完整的土楼19座,天后宫、南庆楼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其它土楼多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所建。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处,县级文保单位8处,此外还集中分布着众多的明清时期传统民居,历史悠久,古韵犹存。
天后宫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筑面积257.5平方米,正殿面积58.4平方米,坐东向西偏南。砖木结构,高低两座相连,前座单层祀关圣帝君,后座双层,楼上祀圣母娘娘。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悬山顶式,屋脊用水泥雕饰双龙戏珠,屋顶四角亦饰有四条小龙。木构件透空雕饰,彩画有八仙图、二龙戏珠、蝙蝠、花卉等纹饰。天井为规整条石铺设,与楼下“关帝庙”相连。
清末以来,梅林所在地的魏氏子孙为了生计飘洋过海到东南亚等地谋生,祖居地乡亲为祈求神明保佑在外的游子平安,便从莆田湄洲岛请回圣母妈祖到山里供奉祭拜。梅林先民于康熙十年(1671年)建造了精美的天后宫来供奉妈祖,该庙先后进行四次重修。2011年4月,在天后宫对岸,矗立起一座9.9米大型妈祖玉雕像。每年的妈祖诞辰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梅林村民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朝拜妈祖活动,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1983年,梅林天后宫被列入南靖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梅林天后宫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庆楼位于梅林村塔下楼,约建于1680年,临溪而建,为方形土楼。楼内地面均为鹅卵石铺就,共有三口井,呈三角形,间距大约相等。楼东面为铜锣井,楼内为铙钹井、楼西面为鼓井,如果用小石子分别投入不同井里,三口水井分别会发出锣、铙钹、鼓等奇妙的乐器声。更妙的是它有大门侧门18个,寓“十八罗汉”守大门之意,门套门,宛如迷宫一般。南庆楼位于溪岸旁,微风习习,空气清新,四季无蚊,令人称奇。2010年被列为南靖县文物保护单位。
翠玉轩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是福建省唯一保存完整建有拜廊的古私塾。翠玉轩临溪而建,坐西朝东,为适应地形,正门开在南面,上书“翠玉轩”三字,门上楹联为“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书院细部别致,梁架线条简洁不失韵味,保存完好;木雕镂花窗工艺精湛,以鱼鳞镶嵌;墙裙拼花图案呈现出对称的图样;檐下彩绘精致,小巧连绵;隔墙开有圆形、矩形的砖雕镂花窗;大门彩绘生动的人物花草,墨迹清晰。2010年被列为南靖县文物保护单位。
保和楼建于1929年,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圆形土楼,楼高四层13.9米,每个单层有30个房间;楼内建有一口水井,五个瞭望台,是福建土楼中罕见的天井里镶有神奇八卦圆形的土楼。居住在保和楼里的魏氏族人,把八卦视为一种可以辟邪的符号,以此祈求平安吉祥。该楼200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市县两级住建部门积极推动梅林村开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通过古建筑修缮与活化利用,结合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发新活力。
文稿来源:市局村建科,南靖县住建局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