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首提“建设工业新城”!漳州上半年成绩单出炉!4项指标增幅居全省前三!
7月19日上午,市委书记邵玉龙主持召开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上半年经济分析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进一步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做好下半年重点工作,全力加快富美新漳州建设,奋力当好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先锋,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六稳”工作要求,各项工作稳中向前、稳中向好。要有效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对经济数据背后反映的趋势态势做到心中有数,坚定不移以“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引领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要突出龙头牵引,壮大生力军,坚持招大引强,注重扶优扶小,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能集聚创新要素、适应市场的产业研究院。要突出集群集聚,拉长产业链,围绕发展壮大我市重点产业,强化分工协作,做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加快打造石化、装备制造、钢铁、食品等重点产业集群。要突出园区建设,建好主阵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注重专业集约发展,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更好承接项目、集聚产业。要突出融合发展,增强竞争力,以工业化理念统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培育发展会展业,充分“激活静资源、解冻冷资源”。
要保持战略定力招引项目,突出“产业链招商”“一把手招商”,持之以恒招商,以我为主选商,创新招商手段和合作模式,做到项目引进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基地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要强化产业思维服务项目,从企业家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全力做好要素保障。要增强成本意识经营项目,着力降低要素成本和制度性成本,做到优惠政策“一步到位”、服务企业“一呼百应”、推进项目“一路绿灯”、破坏环境“一查到底”、亲清政商关系“一以贯之”。
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做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确保守住底线不出险。要扎实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稳定提质三年行动,确保精准脱贫不松劲。要压紧压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源头治理,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漳州生态“表里如一”。
各级领导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进一步提升认知能力,增强本领恐慌意识和开放意识,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上率下,加强团结,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要落实“六稳”要求,围绕全年目标,重点抓好“四转一统筹”。要转换理念促创新,跳出抓工业的一般性思维,着力培育优势、创新机制、聚集人才、优化环境、用足政策、依靠科技,力推“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挂档提速。
要转变重点促后劲,突出策划生成项目,精准高效招引项目,力克项目建设瓶颈制约,推动更多项目从“嘴上”转到“纸上”、从“纸上”落到“地上”。
要转型发展促活力,注重培育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小巨人企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政策兑现落实,力促实体经济强身健体。
要转化作风促实效,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基层减负工作,切实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施以响鼓重锤。
要统筹兼顾,抓好三大攻坚战、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为民办实事、防汛防台、安全生产、财政增收、市场供应、房地产稳控、社会治理等当前重点工作,确保下半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慧德通报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对全市各地上半年经济运行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点评。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党政主要领导,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今年上半年,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突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据统计,全市GDP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项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三。
发展支撑更实,72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增加值增长18.9%,31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增加值增长31%,32个工业大类行业有23个实现增长。
项目支撑更实,新增“五个一批”项目710个,总投资3308亿元,596个市级在建重点项目、3646个竞赛项目均完成投资“双过半”。
经济效益更实,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性比重分别为88.1%、79.9%,分别位居全省第2和第1位。
市场活力提升,自主创业人员增长快,新增注册企业8281户,同比增长8.8%;市属重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增长12.2%、营业收入增长10.5%、利润增长24.4%。
民生保障提升,城乡社区、住房保障、科学技术和节能环保等财政民生支出均实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3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63.4%,城乡收入倍差进一步缩窄。
金融稳健回升,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7%和11.1%,增速均创去年6月以来新高。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占三次产业比重41.7%,提高2.2个百分点;“4+4”产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规模工业增速,四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同比提高。
需求结构持续优化,体育娱乐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消费升级类产品增势良好。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稳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古雷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审批权限下放比重分别达86.3%、86.5%;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6.7%,市县级饮用水源地Ⅰ—Ⅲ类水质比例100%。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0%,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工业投资增长47.1%,増速位居全省头部;技改投资增长41.9%,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今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目标,提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决策部署,制定出台“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古雷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全市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保障,有力推动工业经济保持较强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在我市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措施激励下,上半年全市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取得新突破,总数达172家,其中“规下升规上”企业160家,超过去年全年总数62家;民营工业表现亮眼,全市民营工业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0%。
此外,全市重点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态势良好:“4+4”产业产值增长11.2%,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6%;25个重点行业总产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超过71%;省级工业龙头企业增至44家,比去年增加7家,77家省级高成长企业和63家省级新增长点企业(项目),对规模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均在两位数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