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做好招商大文章引来企业“金凤凰”【聚集6·18】
原标题:漳州:做好招商大文章 引来企业“金凤凰”【聚集6·18】
6月18日,第十七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隆重开幕。当天上午,漳州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对接会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漳州高新区首次举办专场推介会,为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企业代表,精彩描绘一片创新创业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热土。
此次对接会瞄准高新技术产业这一尖端领域,传递出漳州高新区积极在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中抢占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漳州高新区贯彻市委、市政府“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围绕“科技兴工、产业强区”的发展思路,加快招商引资力度,致力打造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大健康三大产业集聚区。
“之所以选择在漳州投资,蕞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营商环境非常好。”6月18日,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的高新区专场上,博思软件董事长陈航说。
博思软件此次签约落地漳州高新区,投资6000万元,主要从事公共财政管理软件、政府行业管理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及通用型财务软件的开发、销售与******,是一家高新技术软件企业。
漳州高新区以创建“智慧创新之城、产业集聚之城、绿色宜居之城、文化交流之城”为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政务环境、生态环境、创新环境,以良好营商环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打好“国字”牌名片,在这里落户的企业都能时时感到高新区对落户企业的关怀。
“高新区‘益企办’高效反应,帮扶真诚到位,有成效。”日前,万宝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庆文将一面锦旗赠予漳州市高新区“益企办”,真心感谢“益企办”******企业所做的工作。公司落户在办手续时,经高新区“益企办”的协助,原先需12天才可办理完的事项,仅用1天的时间就完成了。
6月19日上午,“益企办”工作人员来到三丘机械设备、德睿机械、裕丰家具和嘉亿制罐项目现场,为企业解难题,促建设。
在项目现场,工作人员详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和在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困难,为企业提供解决思路,同时协调高新区相关部门限时办理。其中在三丘机械,“益企办”工作人员帮助业主整理二期项目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材料,******为企业提供******。
据了解,“商务110”“益企办”等都是漳州高新区为了******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而打造的品牌。
良好投资环境、清晰发展思路的内“因”,在这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漳州高新区共对接20个项目,总投资近40亿元。
“今年5月14日,我们公司首次到漳州考察、交流,仅33天后的今天,我们就正式签约落地,决定在漳州设立闽西南区域总部,对于我们这家上市公司来说,是超常规的速度。”博思软件董事长陈航向在场的许多企业家分享了他的亲身体验。
在这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像博思软件一样“相中”漳州高新区的企业还有很多。在开幕式当天,精密液晶光学部材研发生产及总部基地、国通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凯达包装等项目与漳州高新区现场签约,亮新光学玻璃盖板、微型压缩机、菜鸟云平台、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园项目等多个项目还签订了框架协议。
“清晰的产业思路和定位,是参加此次对接会的客商关注的另一大焦点。”漳州市高新区招商中心主任刘利友说,近年来,漳州高新区在招商引资、项目选择上,始终坚持“高新”信念,全力主攻物联网、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大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等“3+1”高新主导产业。
据介绍,围绕“3+1”高新主导产业,漳州高新区通过“1、3、3”的产业布局构建连锁运转的产业生态。
“1”即着力打造漳州高新区“古湖智慧谷”,将生态、人才、科技、产业四元素聚集融合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整个园区依托1100亩的自然水体打造,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沿湖规划专家楼、博士楼、重点实验、人才公寓、院士研究院等业态,把握科技驱动力,倾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智慧之谷”“生态之谷”“活力之谷”。目前,“古湖智慧谷”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3”是打造高新区众创园、甲骨文双创基地、物联网示范园区等三大孵化平台,以“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多种模式建设的三大科创平台孵化器逐步发展壮大,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多领域认定或备案,现入驻企业近130家,为各类小微企业和初创团队提供专业的发展平台,帮助其快速发展、加速落地。
“3”是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园、健康产业示范园、中盟科技园等三大加速平台,为轻资产企业提供快速入驻空间,构建创新型企业联盟,引导企业智能化升级,推动项目快速开工生产。
一个个产业项目的落地,印证并助推着漳州高新区按照“三年成势、六年成型、十年成区”的发展目标坚实前行。
“所谓的‘高新’就应走在时代的桥头堡,公司选择落户漳州,就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网红’聚合平台。”中娱互动(福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宝强说,项目选址在漳州高新区,总投资1亿元,项目意向主体整合优质网红资源,投资组建专业的演播厅、网红培训中心、网络直播间、网红打卡地、全国线下网红孵化基地,同步开发线上“鱼团红人聚合平台”APP、高校MCN孵化等方面实现网红流量变现,以大数据为业务连接,促进平台活力,实现平台“生态化”。
虽然刚签约落户,但博思软件董事长陈航已信心十足:“漳州公司定位为闽西南区域总部,以******民众、赋能企业,助力漳州‘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战略为使命,通过‘通缴云’‘公采云’的落地运营,打造智慧城市统一支付平台、企事业单位统一采购平台,依托两个平台的数据流、资金流,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创新业务,打造博思又一个核心业务板块,力争成为漳州软件龙头企业,3~5年内冲击科创板。”
良好的生态基底,日臻完善的工业园区,高效运转的产业平台,日趋便捷的交通网络,良好的医疗、教育等产城融合生活配套……在此次对接会上,这些要素都是漳州高新区大力推介的主“卖点”。
除了许多又“高”又“新”的产业外,此次还借助多个平台,进行聚合式招商,如甲骨文签约项目4个,除了博思软件外,还包括爱普瑞风环境、漳州天心软件等;如物联网签约项目,包括智游侠科技、沃申达物联网、亿安智能、泰纳科技等4个项目;中盟签约项目,包括通元科技、粤港义齿、龙豆豆生物科技、荣德光电科技等4个项目。许多高新工业企业将在这里聚集、落地、开花。
“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接近500亿元,增长20%。”漳州市政协副主席、漳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跃鸿说,高新区正朝着生态“高颜值”和产业“高素质”迈进。自然生态、产业生态、科技生态、人才生态等“四生融合”的现代活力型高新区正强势崛起。截至2018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多亿元,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全市头部,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五年,对于人类而言,还处于幼儿阶段,但对于漳州市高新区而言,却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实现从零到一,从一到二。
自从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漳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艰苦创业,全力招商,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力度,坚持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大力推出蕞优的扶持政策、稳步推进省级高新区升级,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发挥集群骨干企业创新示范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引导跨区域跨领域集群协同发展。
一个个产业项目的签约落地、一个个产业项目的施工开建、一个个项目的火热投产,激活了高新园区的产业动能。
这些项目已成为高新区“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源头。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座以生态为基底、以科技为引领的产业新城,将在闽西南协同发展,以及两岸高新技术合作中,发挥更强、更好、更大的作用。
图:618博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