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保障赋能高质量发展漳州工业用地提质增效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新闻动态自然资源要闻
2022年以来,漳州市按照“亩均论英雄”工作要求
漳州市共有369家企业(总用地32555亩)
1重增量管控●牢固树立集约用地导向
漳州市以“产业集群、项目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为原则,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持续优化产业园区、重大项目空间布局。
为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漳州市树立“亩均论英雄”工作导向,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亩均论英雄”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引导工业企业进一步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密度;开展批而未供与闲置土地处置专项行动,促进土地利用更集约高效、更高质量、更可持续。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盘活批而未供土地约2.98万亩,处置闲置土地约1.15万亩。
漳州市积极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改革,出台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容积率、亩均税收、投资强度等条件,建立运行“企业承诺﹢信用评价﹢数据应用”全过程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项目准入门槛低、用地粗放等问题。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供应工业用地“标准地”面积452.11亩。
2挖存量潜力 ● 推动工业用地综合利用
漳州市积极实施工业用地“复合改造”,印发存量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若干措施,鼓励辖区企业在自有工业用地内新建、改建、扩建厂房,向天空要空间,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2022年以来,该市共有90家企业改扩建厂房323.9万平方米。
为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合作开发,漳州市出台工业企业不动产权属分割转让实施意见,引导企业通过股权优化、兼并重组、司法拍卖等方式,引入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提升产业效益。2022年以来,全市共推动8家企业招引其他企业合作开发建设;共有6家企业完成股权转让、兼并重组;5家企业通过司法拍卖盘活工业用地714亩。
同时,漳州市注重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招引推介,鼓励各地在开展招商过程中优先推荐存量闲余厂房。该市引导业主依法规范出租闲余厂房,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2022年以来,漳州市累计推动17家存在工业用地供而未用或少用企业加快开发建设;共有103家企业出租闲余厂房,总面积116.4万平方米。
3提供给效率 ● 土地出让更加高效灵活
漳州市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使用“增存挂钩”核算指标,规范开展节地评价工作,做到重大项目精准保障、应保尽保。今年以来,该市共获批准农转用和土地征收项目用地314批次(含单独选址),面积约2.36万亩。
为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漳州市探索混合产业用地出让,按照产业关联、功能兼容、基础设施共享、提高用地效能原则,在符合规划、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探索以工业为主导功能的混合产业用地出让。目前,漳州市正在谋划七首岩智慧谷项目,面积228.18亩,规划用途为商务、商业与一类工业混合用地。
针对此前存在的审批时间长等问题,漳州市推出“一事联办”“证照联办”“全市通办”“一业一证”等改革举措,出台推行土地供应与工程项目并行审批指导意见,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该市存量用地项目审批时间较此前缩短50个工作日,增量用地项目审批时间较此前缩短165个工作日。
4增产出效益 ● 为企业发展注入一池春水
漳州市积极开展新增投资新上项目规模奖励、增产增效奖励等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工作,鼓励企业引进新项目、新资金,提高生产经营效益。芗城区的富康达食品公司用地41亩,于2022年新增面包蛋糕生产线年以来,全市共有9家企业引入资金合计32.3亿元。
漳州市持续加大国家、省、市各级技改奖补政策落实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2022年,该市亩均产值和亩均销售收入分别增长37%和1271%。
此外,漳州市结合“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服务活动,指导企业充分运用好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33项措施、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48条措施、省“纾困33条”措施等利好政策,帮助企业渡难关、稳生产、扩产能。以云霄县大亚电线电缆项目复工复产为例,漳州市帮扶企业于2022年到资600万美元,重新购置设备、复工复产,当年实现新增投资新上项目。【漳州市自然资源局 蔡亚群】
网站标识码:3500000004
闽ICP备2021001621号-1
中文域名: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政务
主办: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承办:福建省自然资源地理信息中心
为确保蕞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